今日17时49分,迎来小寒节气。
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民间历来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等古谚。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寒冬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寒知多少?1.“冷在三九”,恰在小寒
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小寒前后之所以寒冷,是因为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易造成气压、温度、湿度等剧烈变化。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中央气象台预计,5日夜间至7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等地将有新一轮小到中雪过程,局地有大雪。贵州、湖南等地的北部部分地区有冻雨天气。
既然小寒常比大寒冷,为何不索性叫大寒呢?
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HELLO
WINTER
小寒2.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小寒之日“雁北乡”,这个“乡”是趋向,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是为先导。
二候鹊始巢:小寒后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
三候雉雊: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鸡,阳鸟,雊(gòu),求偶鸣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
小寒习俗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吃冬令食物调养身体的做法。
小寒节气正值严冬,人们在身体上容易出现变化,但在民间传统观念中也是养生的好时节,俗话说“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在小寒节气前后,人们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还注重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
▲南京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九九消寒,每天一笔
在故宫养心殿后殿,挂有一幅图,上书“管城春满”,下面如九宫格一般,从右到左,写有九个双钩空心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读起来诗不诗、词不词,如果不懂民俗,可能会一头雾水。
▲九九消寒图
实际上这是从元代就已开始,从皇宫到民间都时兴的“九九消寒图”,有铜钱形、梅花形、文字形、葫芦形等多种。一般这么玩:冬至之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梳妆之时,每天用胭脂涂满一圈,等到八十一圈都涂满,原本雪白的梅花尽皆化身杏花,窗外已春回大地。
在诸多笔墨游戏中,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最为著名。“管城”是毛笔的别称,有笔成春满庭之意。试想古时之人,每天不急不躁,安然落笔,怀抱对世间万物的珍惜怜爱,在寒冬飞雪中耐心等待春风送暖,这是怎样的精致雍容。
腊八喝粥,各地不同
虽然今年由于有闰月的缘故,小寒时节还未到腊月,但是在一般年份,小寒节气在腊八前后,所以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八粥
熬制膏方,挤油渣渣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儿童游戏——挤油渣渣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小寒节气,服用膏方也是不错的进补方法。膏方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蜂蜜、蔗糖或木糖醇制成的成药。
从传统的认知和临床经验角度看,膏方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从现代医学来讲,它具有调节免疫、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一般入冬时就开始熬制,到了小寒的时候,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膏方
进补的膏方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开具处方,根据每个人的具体体质情况,辨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结合其原有的疾病,遵循补虚益损的原则,制订与其体质病证相适宜的膏方。
养生常识 防寒——头部保暖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戴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防燥——适当滋补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 防病——注重锻炼 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此外,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等综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