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一次我在太平面试新人时,在问到他为什么想到要做保险?他说,他妈妈得了乳腺癌,爸爸送妈妈北京治疗,病治好了,花了万,爸爸的工厂也卖了,如果买了保险,可能工厂能保住,所以,他想来好好学习学习。那是我听到的花费最高的治疗费,之前也有听朋友说同事得白血病,北京、香港、日本辗转治疗,花费也是上百万。
而那时,我们能买的高额健康险就只有重疾险,但重疾险核保又很严(现在依然很严),要买上百万的重疾险,除了观念到位外,还需要通过体检和财务核保。因此,其实不管是客户还是我们保险从业人员,都希望有一款高额医疗险,来弥补可能发生的重大医疗费用损失。
年8月,一款号称国民医保的高额商业医疗险,以最低元的保费能买最高万的保额。今年2月18号该产品又升级了,最低元保费,能拥有最高万保额!
我们以前的心愿已经实现,有了这么好的医疗险,还用买重大疾病保险吗?
个人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疾险和高额医疗险,一个都不能少!
关于医疗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专业上的区别,请参考我之前的文章——重疾险医疗险一定要买吗?
下面就三种病情来谈谈为什么买了高额医疗险仍需要买重疾。
第一种情况:治疗费用不高的重疾
典型案例: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现在的高发恶性肿瘤,在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中,常常位居前例。
但甲状腺癌的治疗费用相比肝癌肺癌,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下面是我客户年治疗甲状腺花费情况:
住院费用总计:.89元,社保报销.4元,个人自付.49元。
这种情况下,通过高额医疗险,最多可报销的金额是.49元。
客户5年前买了20万重疾,她拿到的重疾理赔款是20万。
当治疗费用不高时,重疾保险的赔付不在于弥补治疗费用,而在于弥补因病导致的收入损失和其他费用,如营养费
第二种情况:不能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重疾
典型案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导致的瘫痪
(具体案例请阅读向专业负责的保险代理人致敬!——经典理赔案例(一))
不能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疾病,便没有医疗费用开支和费用发票,医疗保险就不能报销。
客户10年前买了15万重疾险,拿到的理赔款是15万。
当患上不能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重疾时,重疾险的理赔款更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第三种情况:需要到海外治疗
典型案例:神经母细胞瘤
杨姐的客户,小孩刚满一岁不久,就发现患了神经母细胞瘤。医院没有为这么小小孩成功手术的把握,客户多方打听,听说新加坡有成功案例,治愈率还不错,于是决定到新加坡治疗。
客户在孩子8个月时,买了重疾和医疗险,由于没在国内治疗,医疗险没有理赔,重疾险赔了45万。
(案例详情敬请期待)
当需要到海外治病,又没有海外医疗时,重疾险的理赔金可以弥补医疗费用。
由上可见,如果希望保险覆盖的重大风险越多,风险来临时经济损失越小,重疾险和高额医疗险,就一个都不能少。具体配置方案,请咨询您身边的专业保险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