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笔记骨骼基本病变X线与CT表现

骨肌关节的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是其各种病理改变的影像反映。骨肌关节病变是复杂多样的,但不同疾病的病理改变大多可归纳为一些基本病变。认识这些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推断其病理基础,对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就是通过这些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而综合分析而作出正确诊断的。

骨质疏松

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但两者的比例仍正常。骨质疏松使骨的结构脆弱,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弗斯管和伏克曼管扩大和骨小梁变细、减少甚至消失。骨质疏松分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全身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有:①先天性疾病,如成骨不全;②内分泌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③医源性,如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者;④老年及绝经后骨质疏松;⑤营养性或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C缺乏病;⑥酒精中毒;⑦原因不明,如青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等。局限性骨质疏松多见于肢体失用、炎症、肿瘤等。骨质疏松的X线及CT表现主要是骨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和出现分层现象。严重者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仿,骨小梁几乎完全消失,骨皮质薄如细线样。有的骨质疏松可在弥漫骨质密度减低的基础上,出现散在分布的数毫米大小的点状透亮区,其边界可清楚或模糊,勿误为骨质破坏。在脊椎,皮质变薄,横行骨小梁减少或消失,纵行骨小梁相对明显,多呈不规则纵行排列。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呈双凸状,椎体呈双凹状,且常因轻微外伤而压缩呈楔形。X线平片上出现骨质疏松征象比较迟,骨内钙盐丢失达30~50%时才能显出阳性X线征,且不能准确衡量骨量丢失的程度。即使如此,由于常规X线检查简单易行,仍不失为首选的检查手段。除根据影像学表现诊断骨质疏松外,还可用一些骨矿物质定量的方法来早期诊断和定量检测骨质疏松。近年来较常用的有定量CT法(QCT)、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X线吸收法(DXA),新近还有学者利用MRI和超声法来测量骨矿含量。

骨质软化

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组织学显示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常见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而周围见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在成骨的过程中,骨样组织的钙盐沉积发生障碍,即可引起骨质软化。其原因可以是:①维生素D缺乏,如营养不良性佝偻病;②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脂肪性腹泻;③肾排泄钙磷过多,如肾病综合征;④碱性磷酸酶活动减低。骨质软化是全身性骨病,发生于长期为佝偻病,于成人为骨质软化症。骨质软化的X线及CT表现与骨质疏松有相类似之处,如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和骨小梁减少变细等,所不同的是骨小梁和皮质因含大量未钙化的骨样组织而边缘模糊。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在儿童可见干骺端和骨骺的改变。此外,还可见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2mm的规则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等。

声明:本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yhz/4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