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肝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一种富贵病,可脂肪肝却不是近几年新兴的病症。
据医学典籍记载,古人患有脂肪肝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但他们却不是因为过度的暴饮暴食使得脂肪在肝内积累,继而影响肝功能水平,而是因为长期饥饿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你可能会惊讶,吃的多会患上脂肪肝,吃得少也不行吗?当然不是!
脂肪肝的患病原因并非是单纯的营养摄入过多,而是营养摄取不均衡。也就是说,除了肥胖症患者以外,素食主义者、节食减肥者、年老体弱者也有很大风险会患上脂肪肝。
1、素食主义者
生活中的素食主义者不在少数,也许是出于某种信仰、也许是出于关爱动物、也许仅仅是因为喜好。
原本果实蔬菜和乡野粮食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淀粉,对于人体肠胃和营养元素的供给十分必要,但是单一的素食中缺乏脂肪和蛋白质这类物质。
若没有合理的饮食规划,即使顿顿饱腹,也有营养不良的可能,为了保障正常的生理机能运转,身体就会通过代谢脂肪获取能量,而恰巧肝脏没有脂肪代谢的动力,进而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2、节食减肥者
节食减肥是最方便也最快的减肥方式,通过大量减少食物摄取,甚至短期禁食的方式,实现体内脂肪分解。
殊不知,这种减肥方式奏效最快,对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损伤也最大。因为营养摄入的骤减,人体就会出现低蛋白症和胆碱,为脂肪肝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3、年老体弱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水平下降,细胞运作效率和更新速率不再活跃,消化代谢器官能力减弱。
同样的食物,老年人能够有效吸收的营养物质就会显著下降,加上他们普遍胃口变小,睡眠时间减少,本就已经衰弱的肝脏,对食物进行分解消化,对营养物质进行合理吸收的能力受到影响,这也容易造成营养缺乏性脂肪肝。
由此可见,脂肪肝的预防并不能单一的停留在节食、减肥这个层次,而应该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取,在保证身体获取基本运转能量的同时,促使肝内多余脂肪的代谢,实现对脂肪肝的预防或者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