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启蒙:李德育
编辑、整理:暖手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英国皇家陆军医疗队队长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那块被污染的培养基(网络图)
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青霉素既能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年二战全面爆发,大量伤员急需治疗,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年,青霉素成为了美国的第二重要高端研究项目(唯一排在它前面的是核计划),在诸多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开始实现工业化生产。截止年6月,青霉素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亿个单位,美国每个月生产的青霉素能够治愈4万。青霉素挽救了成千上万的伤员及病人的性命,并且开创了百花齐放的抗生素时代。至今,人们在治病时还经常用它,因为它是征服细菌的“克星”,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一种最好的抗菌素。
在人类进化百万年的历程中各种疾病始终与人类相伴。尽管有记载的人类医学至少有几千年了,但过去的几百年是医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各种与医学健康相关的发明发现数不胜数,青霉素的发明发现可谓是具有人类里程碑的意义,而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干细胞的研究在近20年也获得了诸多突破和进展。年美国CNN选出了19项程碑性的与医学健相关的发明发现,干细胞也位居其中。
▲clinicaltrials.gov网站搜索关键词:干细胞治疗
新数据递增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最近几年大量的干细胞研究进展不断涌现,但干细胞生物学并不是一门新生的科学。干细胞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科学文献中则要追溯于年Haeckel提出的用来描述一种负责产生很多种类型的新细胞来修复身体的未特化或者说未分化的细胞的“stamzelle”概念。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全球的科学家,60年间,实现了干细胞从基础到应用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这源于科学家对基础科学问题孜孜不倦地探索,虽然它们与人类无直接关联,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支持环境,促使了干细胞领域科学突破的发生。
干细胞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治疗人类疾病,但是我们离这个目标到底有多远呢?事实上,很多年来人们进行干细胞移植(即骨髓移植)来治疗白血病病人,但是自从获得人胚胎干细胞后大多数传媒便把
年
18例再障贫血患者接医院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总有效率达72.2%
年
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结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进入临床研究
年
北医三院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衰症
年
64岁的脊髓损伤、下肢瘫痪患者陈双喜,经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年后,8月18日在医院骨科病房里奇迹般地从轮椅上站起来,并在支具辅助下缓慢迈开脚步,这意味着我国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领域获得了新突破。
▲下肢瘫痪患者陈双喜,在支具辅助下缓慢迈开脚步
政策持续升温
截止今年11月28日,随着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第二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名单,我国在案允许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增至家。此外,国家食药监总局在上个月发布的通知中表示,CFDA组织相关技术部门和专家起草的《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预计可在年年内正式发布执行。这也意味着,细胞制品在国内的审批注册将有规可循。
干细胞是细胞治疗的重要领域。《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和《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逐渐打通了我国干细胞治疗的上市道路。相信不久的将来,干细胞在国内也会以针对具体适应症的制品上市,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疾病,或许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早!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