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已证实,饮食与肿瘤发病存在相关性,并在肿瘤生长整个过程中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调查显示,肿瘤患者极易发生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常有恶液质征象,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晚期还会出现癌痛、器官衰竭,大约有22%的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调。化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干扰机体细胞代谢,出现消化道症状以及心理问题,影响了营养素的摄入,引起营养状况恶化,可能会推迟或中断治疗。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水平降低会使机体对化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等产生障碍,降低机体耐受力,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影响化疗的效果。因此,必须重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针对营养不同早期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进一步治疗很有必要。
国内外研究表明,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不仅不会促使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而且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和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1.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2.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3.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4.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5.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6.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
7.限制精制糖摄入。
当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及康复期,经过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摄入量时,建议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
膳食、营养与肿瘤
膳食糖类大量实验表明高血糖负荷的饮食是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胆管癌等发病的高风险因素。
膳食脂肪酸膳食脂肪酸的摄入与胃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的发病风险也有很大的关系;少食饱和脂肪酸及动物脂肪,多食不饱和脂肪酸及植物脂肪。
蛋白质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强患者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者,应摄入充足蛋白质,达到1.0~1.5g/(kg·d)。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量的50%以上。
膳食纤维研究发现,多食膳食纤维可降低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益生元、益生菌研究显示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的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的代谢和免疫情况,减少肿瘤患者术后炎症的发生率,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此外,口服益生菌也能缓解化疗或放疗相关性腹泻。
抗氧化营养素抗氧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主要来源于新鲜水果、蔬菜。科学地服用抗氧化营养素能有效改善抗癌治疗的效果,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在抗癌治疗中起到积极效果。
运动和心理治疗运动可以保持肌肉、力量、耐力和骨强度,减少抑郁、压力、疲劳、恶心和便秘,还可以增加食欲。美国《癌症生存者营养运动指南》建议患者应该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减轻疲劳,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心理调控使恶性肿瘤患者获得良好心理状态对综合治疗有确定性效果。
烹调和餐次肿瘤患者大多存在食欲减退,在治疗期间还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烹调方式健康化,以蒸、煮、烩、炒为主,少用煎、炸、烤等方式,减少油脂、盐、酱油、味精等的用量。同时,建议肿瘤患者适当增加餐次,少食多餐。与营养师配合,制定出针对自己情况的相应饮食计划,做到定时、定量、定餐。
忌口1.吸烟是肺癌的头号杀手,香烟中的尼古丁等多种成分,酒精、主要存在于腌制食品中的亚硝基化合物、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等。生鲜红肉、过烫饮食、油炸烘烤产生的丙烯酰胺等,都有较强的致癌性,或具有潜在促进肿瘤增殖转移的风险。同时,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有口腔疼痛、口干等并发症,烟、酒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建议肿瘤患者应戒烟限酒。
2.另外一项研究显示肿瘤病人食用“发物”虽多数不至于导致肿瘤的复发,却容易出现发热、腹泻等食物变态反应。故提倡肿瘤患者对诸如羊肉、狗肉、烟、酒、虾蟹等适当忌口。
参考文献[1]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4(04):-.[2]忌口理论及其对肿瘤患者临床指导意义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5(10):-.[3]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营养学报。,39(04):-.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