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
一个从基层转过来的病人,拉来,身上连着心电监护,一路护送的医生汇报着病人的情况:全身乏力,心肌酶高的厉害,我们怀疑心梗/心肌炎,但多次做心电图、心脏彩超,都没有找到心肌梗塞、心肌炎的证据。我们不敢掉以轻心,怕是不典型心梗,就一路带着心电监护送你们这来了。同事看了看病人化验单,看到病人眼周充血性红色皮疹,又查了查病人肌力,不到3级,考虑皮肌炎,大笔一挥——请风湿科会诊。
心肌酶谱升高,咋会肌无力,跟风湿病有啥关系?
1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肌酶谱里都有啥?心肌酶谱,是指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所有酶类的总称。既往观点认为,当心肌细胞发生破损时,这些酶类进入血液循环而被抽血化验时检测到。临床上检测的心肌酶谱主要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五项。
既往观点认为,心肌酶谱的检查对于心梗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判断预后等都很有意义。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组成心肌酶谱的几种酶并不是心肌细胞所特有的,心肌酶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算很高,所以,目前的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很小,但作为历史名词,还是留下了心肌酶谱的这一名词。
2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肌酸激酶(CK)CK:也称肌酸磷酸肌酶(CP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含量很少。
CK是由M型和B型亚基组成的二聚酶体,形成3种异构同功酶,即CK-MM、CK-MB、CK-BB。
由上图可以看出,心肌中以CK-MB型为主,骨骼肌中以CK-MM型为主,脑中以CK-BB型为主。
检测CK同功酶可以区分增高的CK究竟来源于哪种病变组织。
正常人血清中CK几乎全是CK-MM,约占94%~96%以上,CK-MB约在5%以下。
3心肌酶谱升高的正确诊疗思路我们在临床上会见到CK和CKMB同时升高的现象。CKMB与CK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时升高,如何解读?
若血清中CK-MB明显增高则多提示心肌受累,与CK总活性增高相比,对判断心肌损伤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般认为血清CK-MB≥6%(即MB占CK总活性的6%以上)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骨骼肌病变时CK-MB虽可增高,但通常<5%。简言之,与CK相比,CKMB是心肌损伤更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CK显著升高,数值可达数千或上万,同时伴有其他心肌酶的升高,但CK-MB不超过CK值的5%,这种情况多是肌病的表现而非心肌炎,应重点排查骨骼肌肉病变。
引起骨骼肌来源CK升高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骨骼肌疾病和继发性因素,原发性骨骼肌疾病分为肌炎及肌病,前者见于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后者见于先天遗传性疾病及代谢病;继发性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
CK升高诊治流程图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就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炎性肌病。此组疾病除了可累及骨骼肌,还可出现乏力、发热和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以及关节疼痛、间质性肺炎、雷诺现象等风湿病相关症状。尤其是皮肌炎患者,可于眼眶周围、颈背部及手指关节处出现特异性皮疹,对诊断很有帮助,临床医生在查体中不可忽视。
化验检查结果异常,一定要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临床应用时应避免单指标阳性确诊,需要临床的综合评估,全面的问诊、仔细的查体以及相关检查全面辅助才能获得最准确的诊断。
说起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白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都可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琳琅满目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到底该使用哪一个指标呢?
检验医学网
1
CK和CK-MB
曾经的金标准,现在的最佳备胎
CK及其同工酶CK-MB在cTn出现之前一直作为心肌梗死诊断的首选标志物。在发生急性心梗后,CK-MB2-4小时开始增高,12小时开始达到高峰,48-72小时内恢复至基线水平。相比cTn的最少5-7天,CK-MB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更短。这也使其曾被用于诊断早期的再梗死。
检验医学网
但CK-MB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劣于肌钙蛋白,目前已经不再推荐使用。对于怀疑再梗死的病人,cTn也已经取代了CK-MB的地位,在检测患者即刻和3-6小时后的cTn水平后,如果后值超过前值20%可认为存在再梗死。只有当客观条件不能检测cTn时,CK-MB是cTn首选的替(bei)代(tai)。
检验医学网
淘汰心肌酶的3大理由:
1、既不敏感也不特异;
2、既不能确定诊断,也不能排除诊断;
3、更不在心梗诊断标准里!
检验医学网
2
肌红蛋白
高敏感性标志物
检验医学网
肌红蛋白在体内平滑肌以外的肌肉中广泛存在,因此特异性较差。不过肌红蛋白分子量小,可以快速释放,在早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肌红蛋白在发生急性心梗后1-4小时开始增高,6小时可达到高峰,24小时以内恢复至基线水平。肌红蛋白拥有更早的增高和高峰,因此可以作为排除早期损伤的标志物。
检验医学网
但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推荐常规排查高敏肌钙蛋白(hs-cTn),通过这项检查,即使是正常人体血液中的肌钙蛋白水平都可被检出,因此如果可以检测hs-cTn,指南不推荐继续检测肌红蛋白。
检验医学网
3
乳酸脱氢酶(LDH)
被淘汰,不再使用的标志物
乳酸脱氢酶在因其敏感性劣于肌钙蛋白,目前已经不再用于诊断心梗。
检验医学网
4
心肌钙蛋白
心肌梗死诊断『金标准』
检验医学网
心肌钙蛋白仅存在于心肌,包括T、I、C三种亚基,其中以T和I为主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急性心梗发生后,cTn3-6小时后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到高峰,cTnT10-15天恢复到基线水平,cTnI则需要5-7天。因为cTn具有比以往所有心肌酶更高的灵敏度和敏感度,cTn在心梗诊断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检验医学网
图1:心梗后cTn变化规律
检验医学网
根据新版(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目前心肌梗死的定义是:『1+1』。需要两个证据协助诊断。
第一个『1』是急性心肌损伤(死亡)的证据。心肌损伤的证据,是指肌钙蛋白cTn高于参考值上限第99百分数。cTn出现升高或下降可以认为心肌损伤是急性的损伤。
第二个『1』是缺血的临床证据。证据包括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新的ECG改变,病理性Q波的产生,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影像学证据,和造影观察到的冠脉栓塞。(具体这里就先省略了,详情可以点击左侧蓝字阅读:新版心梗通用定义发布,必须掌握“肌钙蛋白”这个指标!丨附下载链接)
检验医学网
可以得出结论的是,目前心肌梗死的诊断已经非常依赖肌钙蛋白,几乎不再考虑使用其他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检验医学网
但cTn也存在着局限,主要问题是:
①心肌细胞不仅在细胞死亡时释放胞内的cTn,也可能在受到可逆性损伤时做到这一点;
检验医学网
②因为大量cTn经肾代谢,所以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cTn水平也不能代表心肌损伤的真实状况;
检验医学网
③单个细胞释放的蛋白量无法确定,不能通过血浆cTn含量定量分析心肌细胞损伤。
检验医学网
5
cfDNA
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近日《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