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m-mip.39.net/pf/mipso_4369568.html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特殊食品合作发展会议上,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表示,医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调查显示,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7%,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尽快建设“无饿”医院。
据介绍,患者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人群,发生率显著高于社区居民,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及慢病患者尤甚,世界各国情况均是如此。文献报告显示,高达20%-60%的患者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30%-80%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显著的体重丢失。
医院膳食都存在严重问题。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数据显示,医院膳食在很多方面如蛋白质摄入量,维生素C、钙摄入量都不如监狱膳食。来自加拿大的80医院的膳食报告显示,蔬菜、水果、牛奶替代品的符合率只有35%,谷类符合要求的只有11%,肉类替代品符合加拿大标准的只有8%。
中华医学会日前在全国做的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通过调查全国3.8万例住院肿瘤患者发现,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7%,一半以上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而且71%的肿瘤患者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营养治疗。
石汉平表示,营养不良不仅仅增加了并发症、延长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生存时间,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消耗了社会财富。
数据显示,如德国、英国每年用于营养不良(足)的直接花费分别90亿欧元、73亿英镑,占全国总医疗费用的10%。国际多中心、多病种、大样本研究发现,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相比,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12%VS1%)、住院时间显著延长(9天VS6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多(风险比3.47)。
石汉平认为,营养不良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人权问题。因此,建设“无饿”医院很有必要。
所谓“无饿”医院建设,就是要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吃到卫生、经济、营养丰富的膳食,减少饥饿及隐性饥饿,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营养治疗。
不过,石汉平同时表示,尽管营养不良是一种与人类俱来的古老疾病,尽管发病如此普遍,后果如此严重,但是,营养不良的定义、营养不良的诊断至今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标准。这是制约营养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无饿”医院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石汉平表示,住院患者的饥饿或摄入不足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疾病本身、治疗干预、经济负担、营养误区、医院膳食等。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营养不良诊断工具、营养治疗的便利性及可获得性、医疗支付体系等。所以,“无饿”医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提高对营养不良危害性的认识、研发更加便利的营养不良诊断工具、强化入院二元诊断,提高营养不良诊断率、畅通营养诊治收费体系、优化检查和治疗时间、医院考评体系、持续质量改进等。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孟刚
石汉平,医学博士,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FACS。首都医科大医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学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医院院长。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医院挨饿!建设“医院”需要这样做
文章来源:石汉平医生
正文
医院是营养不良发病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患者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人群,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如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社区居民,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及慢病患者尤甚。文献报告,高达20%~60%的患者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30%~80%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显著的体重丢失[1],提示患者住院医院营养不良(no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