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小说在中国很火,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一部很温馨但不算推理的小说《时生》口碑也很好。在小说中,作者虚构了一个叫格雷戈里综合症的病,其实在现实中,这种病也有原型,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杜氏肌营养不良。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由法国神经学家Guillaume-Benjamin-AmandDuchenne首次提出并作详细描述。它还有个名字叫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因为在发病期,患儿的腓肠肌会呈现假性肥大,但是仍然会有肌萎缩导致肌无力的症状,所以也称为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同时,肌萎缩这个症状是进行性的,就是一般发病年龄是3-5岁,然后病情迅速恶化,一般到12岁左右就无法行走,正如小说中男主角20岁就因呼吸或心肺衰竭而夭折,这个病暂时没有治愈的方法,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6岁。正因为这个病情是逐渐加重的,所以名字里面也会加上“进行性”这几个字,即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DMD这是一个单基因病,主要是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面的DMD基因变异导致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功能丧失或减少,从而使得肌肉纤维坏死,表现肌无力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这个病还有另外一种相对较轻的症状,贝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Beckermusculardystrophy),具体症状类似,但病情进展会相对缓慢一点,平均预期寿命能到45岁。
由于DMD这个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这个病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一般为男性,女性一般为携带者(即携带这个致病基因,但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也有极少数女性携带者有临床症状;男性患者的兄弟、外侄以及母方的血缘男性亲属如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等也有可能是患者。
在存活男性中,DMD的发病率约为3/,其中约有2/3的患者遗传自母亲,1/3的病例是新发突变引起的。DMD基因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基因,所以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每年9月7日是DMD知晓日,据说因为这个基因有79个外显子,而国外日期写法是日在前面,月在后面的,所以选择在9月7日。
最后我们再回到小说中来,小说中有讲到这个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就是对于一个曾经有过这种病史的家庭,再次生出患者的概率。一个健康男性与一个携带者女性有1/4的概率生一个携带者女儿,1/4的概率生一个健康的女儿,1/4的概率生一个健康的儿子,1/4的概率生一个患病的儿子。在小说中所处的年代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那是时候分子生物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所以针对单基因病也没有好的产前诊断方法。
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遗传学的发展,对于DMD这个单基因疾病,不管在出生前还是出生后,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其确诊的标准方法。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很多单基因病是罕见病,即在人群中发病率不高,所以一直都没有针对DMD开展全面筛查,虽然有部分地区已经在小范围内开展,但是实行普查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暂时的建议就是针对生育过患者的家庭以及亲属应该进行遗传筛查,随后根据筛查结果进行遗传咨询,医生会根据筛查结果评估再发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若已经怀孕,则需要在产前进行基因诊断,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继续妊娠;或者使用第三代试管技术,即植入前产前诊断技术,选择正常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继续妊娠。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单基因病被发现和诊断,从而可以避免越来越多的出生缺陷的发生,所以说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心存侥幸。
通讯员:金鑫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