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破两万赞的回答你没穷过你不懂

来源:饭特特稀(ID:daneibl)

写在前面

当时朋友圈正被“逃离北上广”刷屏。

虽然挺喜欢那个活动,但我也很清楚,对于大多数都市人来说,逃离北上广是一个只能作为精神乌托邦却很难真正实施的事情。毕竟只有北上广承认他们的努力,才让他们有触及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经济层面的阶层的可能。

而在这种意义上,本身就出生在大城市,本身是否生长在富裕家庭,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来说,是一辈子的。

所以我特别讨厌那些“穷人穷都是因为穷人不努力”的说法,他们既消解了真正穷人的奋斗,也给穷人加上了一道原罪。

然而贫穷并不是罪孽,而是一种不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想要贫穷。

这是我知乎突破2万赞的答案:

《他们穷不是他们不努力》

周围常常听到有人持有这么个论调:

“我们为什么要交这么多的税去养群人,那些穷人自己懒,所以穷,却要我们负担。凭什么?你弱你有理咯?”

而在号称“中产阶级聚集地”的知乎,前两天也有人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

我当时的回答是: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样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从小富裕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现在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而只有出生贫寒的人才知道一个好的家庭究竟有多么重要。

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无一不承认原生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

比如著名投资大亨巴菲特曾经这样说: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各方面的条件就很优越。我的家庭环境很好,因为家里人谈论的都是趣事;我的父母很有才智;我在好学校上学。我认为,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这非常重要。可以说我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一个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

先说两个故事。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美国废除黑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特别喜欢榜出一个黑人模范,说他辛苦工作,任劳任怨,所以每个月可以多获得一些粮食和报酬。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这两个故事,前一个傻,后一个坏。“为何不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这一问题就兼有前者的傻劲和后者的坏劲。

它不仅把穷人之所以穷完全归结于穷人不努力不上进,是活该,而且认为只要取消了对穷人的补贴,穷人就会上进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为之提高。

我想,他们大概是把自己当成奴隶主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喜欢标榜自己的痛苦。

比如说早上七点钟起床去上班,晚上十点才回家,比如说为了考研笔记做了整整一抽屉,一大早去图书馆占座,把真题集一页页翻过去,唰,唰。

可是他们困了可以靠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饿了可以去学校食堂吃一顿再回来工作,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书桌里,电脑前,做着和书籍有关的事情。

这就叫努力,这就叫痛苦了吗?

太原富士康的流水线员工忙的时候每个小时要加工个产品,平均每个产品的加工时间不能超过4秒,整整十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里,每一秒钟都必须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做着机械又重复的工作。很多员工承认,“感觉像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然而他们不会离开,因为他们知道,富士康就是流水线工厂中的麦肯锡,离开了这里,他们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了。几十米之隔的富士康保安常常羡慕地看着他们,表示自己也想去做工人,但因为犯错太多,只能来做保安。

年,一个普通的富士康工人如果一天只工作10个小时,那么他的工资是“令人羡慕”的元。所以他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

大同黑煤窑的工人的工资就稍微要高一点。每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办法工作了为止。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一百元左右的报酬,大致等于什么事都不用做的实习生每天的报酬。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自己身体扛不住等风险。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苦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样说:

“这里比在家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家乡干6年”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夏尔巴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提供向导服务。他们为登山者背负行李辎重,遇到危险的难以翻越的障碍搭人墙让雇主通过。这样他们每年可以赚取美元的工资。为了这换算成人民币4万元不到的收入,许多夏尔巴人都死在了登顶珠峰服务的路上。

“我的朋友和兄弟都死了,事实上最后能活下来都靠运气。”夏尔巴人巴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唯一赚钱的方法。”

那么,当你吹着空调,坐着地铁,上过大学,用过电脑,在城市里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时,面对着这些为了基本的生存挣扎的底层人民又有什么立场说“应该取消穷人的福利来激励他们上进呢?”

你要知道,他们中的不少人,别说识字,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而你甚至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有的人可能每天都和中央领导一起去吃打卤面,有的人可能和正厅级干部说一句话就能回去吹上半年。

这就叫阶层,代表着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信息,能触及的圈子完全不同。而以上三点,是影响赚钱的最大因素。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美元买食物和汽油。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死局:

1,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2,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3,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4,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5,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这就是阶层。

当你看到电视剧《欢乐颂》里,曲筱绡满身名牌出场,一出场她父母就给她在上海买了一套房,配了车,后来还给了她一个大项目乃至一整个公司用来练手。而另一边的樊胜美则生在一个无底洞家庭,家人不但没有任何支持,还无限制从她,从她的男朋友那里索取的时候。

你会发现这就是阶层。

当你看到一个贫寒子弟在北京辛苦打拼,最后终于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拿到20万每年的税前薪水,却因为要还全家人为了供他上大学借的债,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而不得不依然每天省吃俭用。而另一个富人子弟仅仅通过出租家里的房子就年入20万时。

这就是阶层。

当你发现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公司上市董事,97年的时候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做账。柳传志的父亲是人民银行,国贸委高层。王石岳父是广东省副省长时。

你会感到这就是阶层。

毕竟有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他家就住在罗马。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

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一是因为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欢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现在这些积蓄没了,于是中产梦碎,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这时他们才像英国人一样意识到,贫穷离他们这些“伪中产”并不遥远。

所以啊,救助穷人不但是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救助我们自己。

况且,真把无产者逼急了。听说过这句话吗?

“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以上是文章,以下是一些吐槽:

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屠戮底层人民的风气。

“你弱你有理”,“我为什么不给你点赞”,“我为什么不帮助你”“我为什么不借给你钱”“我为什么对你见死不救”,“你不过是圈子弱,家里穷,智商低”,“我为什么不和穷人交往”,“又穷又丑的男人肯定花心”,“穷人一定也人品坏”

这些文章大行其道,每天每夜都在揭露或真或假的所谓“穷人原罪”,先是把底层人民的心态充分解构,然后明确指出不要和底层人民来往。最近又冒出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这样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仿佛把他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

这些人我就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位置很高吗?

如果不是。

灰烬与尘埃又为什么要互相憎恨呢?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再说两句。

现在网上的舆论环境不太好,身边不少有水平,三观正的朋友都选择不说话一段时间,于是最近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跑出来跳舞,大放厥词,说很多很偏激的东西。

其他人我管不着,但我至少希望我的读者,即使觉得憋得难受,也不要被那些太过偏激的东西带了节奏,还是应该相信一些符合逻辑,理性,客观的东西,不要总是凝视深渊,偶尔也看看星空。

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里,真的还是应该相信正义,相信光明不是吗?

你没穷过你不懂:贫穷是你想象不到的绝望

“如果不是那场癌症,小丽还不知道爸爸的爱如此深沉。”

前天在微博上刷出一则令人心酸的故事:

杭州一名患癌男子不愿吸氧,只为多给女儿省两块钱。

这位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开了20多年夜班,年起身体开始不舒服,但一直拖着不肯去。

就这么拖了几年,病重住院时已确诊是肝癌晚期,吃不下饭,呼吸急促。

可面对刚刚踏入社会的养女,他却强打精神。“我看他呼吸困难,让他吸下氧气。他总说气能透过来,不用。”

几个月后爸爸病情加重才向女儿吐露实情:“我总希望给你多省两块钱用用。”

女儿哭着说,可是一小时氧气费才四块钱啊。

看完这条新闻,我的情绪十分复杂。

可以想见,一个普通家庭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上面尚有双亲侍奉,下有初入社会的女儿,身边还有相濡以沫的爱人需要供养。

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漫长的治疗正在缓慢拖垮他们仅有的积蓄。

衣食住行用,能省的地方都省了,想来想去,呼吸还可以少花一点儿钱。

那,就少吸两口气吧。

在一片“父爱如山”的评价里,有网友这样说:

“你看到的是爱,我读出的是底层人民的痛。”

01

网上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房间里有个人,每人都有元钱,如果每过一分钟,每个人都要拿出一元钱随机给另一个人,最后这个人的财富分布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可以看成一个小型实验,模拟的是规则绝对公平时,社会财富的流向。

财富随机流动的话,贫富差距是否就会消失呢?

城市数据团用程序模拟了这个过程:

如果把财富量从高到低排列,在次流动后,社会财富的分配是这样的:

就这样,80%的钱跑进了20%的口袋里。即使在最公平的规则下,世界依然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

更何况,真实的财富流动并不随机。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我告诉你一个一年稳赚两百万的办法……往银行里存一个亿定期,一年稳赚两百万。

笑话归笑话,事实也确实如此,原始资本往往是积累财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的贫富阶级之间都存在差距:年,美国基尼系数0.47,中国基尼系数0.46,俄罗斯基尼系数0.,拉美、南非等地的基尼系数甚至达到0.6以上。

世界各国贫富差距地图

TheWorldBank()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就是目前全球三成的社会财富被顶端1%的家庭所占有,而底端25%的家庭仅拥有一成社会财富。

《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主人远行前,叫来三个仆人,把自己的财产分配给他们去打理。

主人回来时,第一个仆人用银钱做买卖,另赚了五千;

第二个仆人依此方法,另赚了两千;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你给我的银钱,我一直帮你存着,没有拿出来。”

于是,主人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现有的经济规则下,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世界,有时候真的是残酷的。

02

在残酷的人间艰难地活下去,很多时候困顿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知乎上“贫穷有多可怕”问题下,最高票答案是这样的:

大概十来年前的事,同村的一个光棍,孤儿,被倒下来的土墙拍了一下。当时头都软了,拿布包了下,去医院看了,医院说头骨碎了,需要几万块,这人说没有,就简单处理下回家等死,然后就死了。

医院里,碰见一个人,腹水,瘦得骨架一样,挺个篮球一样的大肚子,医生说你这个要住院啊,他说没钱啊,医生叹了口气,说你这个就没办法了,这个人就摇摇晃晃回家了,手里还拿个小凳子,走一段就坐下来歇歇。

以前村里有一座空宅,老人都不允许靠近。因为那一家人得了肺结核,又穷,那时候好像没有免费治疗,而且就算有,他们连路费都出不起。后面就全家死光了,好像剩下一个远走他乡了。

面对贫穷这个话题,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寒门对眼界、见识、发展的影响。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贫穷。

真正的贫穷来不及考虑出路,真正的贫穷是一不小心,就死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标定的贫困线,按照人均年收入元以下计算,还有将近一亿的人口挣扎在贫困线以下。

年收入是什么概念?

你手里一部最普通的国产手机,有将近一亿人,不吃不喝工作一年才能摸到。

这群人口体量是如此庞大,可是在互联网世界里,他们的声音掩埋在八卦热点和花边新闻之中,并不响亮。

03

最外延的,是那些一辈子生活在闭塞山村的人们。

前段时间,曾有一篇“最悲伤作文”在网上走红,文中的彝族小姑娘用字描述了妈妈离世前,一个家庭的刻骨悲哀。

“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最悲伤作文”

除去一小撮被媒体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yhz/4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