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患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高雨老师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方肌损伤和斜方肌损伤越来越普遍,发病率越来越高,甚至患病年龄也越来越趋向于年青化。但是这个问题却常常被许多人忽视,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病因、病状,往往疼痛到忍无可忍时才想起来治疗。屏幕前的你,是否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你对腰方肌损伤和斜方肌损伤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高雨老师曾经治疗过这样一个病人,男性,年龄二十八岁,已婚,腰方肌损伤,医院治疗后无果,其诊断医生告诉他只能养着,以后不能干重活了。对于一个正是奋斗年华,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年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的家庭可能会因为他无劳动力而毁于一旦。后来,他找到了高雨老师,高雨老师告诉他“一个月就可以让他干活,恢复劳动力”,这个年轻小伙儿刚开始还有点不太相信,但是事实证明,高雨老师绝非空口无凭,在高雨老师的针刀下,他在一个月后就恢复了正常。
高雨老师常说,什么叫做治病?治病不是止痛,打封闭针是止痛,休息几天也是止痛,但治病是让病理组织恢复正常。
今天在课堂上,高雨老师主讲了腰方肌损伤和斜方肌损伤的针刀治疗思路。那么首先,什么是腰方肌?腰方肌是人体最容易受伤的肌肉之一,是腰部疼痛中发病率最高的肌肉之一,也是最容易误诊和治疗最不完善的肌肉。
作为最容易受伤、最容易误诊的肌肉,它的病因是什么呢?
1.异常沉重的负荷
2.从深陷的椅子站起,向前弯腰,侧身旋转
3.快速行驶的车子突然停止
4.长期的弯腰工作,环卫工、保洁人员、园林工人等
5.斜坡上行走
腰方肌损伤的治疗原则是:
第一,先调整整体力线,后解决局部力线
第二,先治疗病理重者,后治疗病理轻者
第三,先治疗原发病变,后治疗继发病变
而什么又是斜方肌呢?
斜方肌分为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不同部位的损伤症状与病因又分别不同。
上斜方肌损伤的主要病因:
1.受凉受寒
2.从事手工操作
3.长期抬臂的动作
4.肩背重物及穿过重的衣服
5.腰部肌群的损伤,导致的力线失衡,包括腰方肌及背阔肌
6.体质差,营养不良
中斜方肌损伤的主要病因:
1.手臂长时间的上举
2.开车时手臂放在方向盘的顶端
3.胸大肌、胸小肌的损伤
下斜方肌损伤的主要病因:
1.长期弯腰
2.持重物的急性转身
3.长期的手托重物
高老师现场带领大家找一些部位的位置
大家在课堂上跟随高老师感受相应的部位
斜方肌损伤的治疗原则:
第一,先调整整体力线,后调整局部力线
第二,先治疗病理变化重的组织,后治疗病理变化轻的组织
第三,先治疗原发病灶,后处理局部病灶
课下师友们热烈讨论
高老师临床实操
现场接受高雨老师针刀治疗的师友们都表示,之前的腰肩部、颈部或者腿部等疼痛明显减轻,有一种特别轻松、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们的喜悦之情跃然脸上,对高雨老师的针刀赞不绝口。现场的小编都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呢~~~
思考问题1.腰方肌损伤和其他肌肉损伤如何区分?
2.腰方肌损伤会不会使脊椎变形?
3.如何避免腰方肌受损被误诊为阑尾炎?
(来听课的师友们,你们都清楚了吗?)
创新新思路,发扬针刀医学
答案尽在高雨老师精彩讲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