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
一心为群众着想的乡村医生
尽职尽责为百姓服务的医护团队
全心全意呵护人民健康的医务工作者
在田间地头
在乡村城镇
为白水贫困群众健康奔小康保驾护航
乡村
医生
尧禾群众身边的好大夫
8月24日一大早,白水县尧禾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王力刚刚起床,还没洗刷利索,手机突然响起。 打电话的是个孩子,16岁的刘昌荣。电话里的他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告诫王力说:“家里没吃的了,你可别告诉我爸是我告诉你的。” 王力一边寻找着药箱,一边安慰着“你别着急,我马上过来……”挂断电话,简简单单洗了把脸,到镇上买了些药品、馒头和面,穿上白大褂,收拾好药箱,便驱车向尧禾镇阿西村驶去。 刘昌荣早已等在门口:“王叔你可来了,我不知道该咋办咧,你快看看,家里没吃的了……”害怕父亲知道自己向王大夫报告家里的事情,年仅16岁的刘昌荣异常小心地叮咛王大夫。 刘昌荣家不是王力的包联户。昌荣父亲患肝腹水,躺在床上起不来,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靠昌荣照料。为照顾父亲,昌荣没有继续上学。照顾父亲的空闲时间里,他常常到附近的苹果园去捡些落果卖点钱,然后买点生活必需品。 见王力来到,昌荣的父亲刘生金两只手用力撑着床板,试图坐起来。王力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去,扶他躺下。刘生金苦笑着,一脸的歉意。王力紧紧握住刘生金的手,告诉他,只要坚持住,抓紧治疗,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王力揭开他的衣襟,按了按刘生金鼓鼓的肚子,拿出听诊器,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认真听诊。 “状况还不错,要按时吃药。保持好心态,不能吃生冷硬的食物。有事就给我打电话……”王力边说边拿出事先购买好的药品,告诉刘生金服药方法。 “先给你爸做饭,买点菜。”王力给了刘昌荣50元钱。 刘生金再次努力挺起身子,试图阻拦孩子接受王大夫递过来的钱。王力“摁”下刘生金的手,把钱硬塞给了孩子。此刻,一家两个老大不小的男子汉,眼里浸满了泪水。 刘生金其实并不是王力的精准扶贫包联户。刘生金到卫生院看病,王力总是很和善,总是笑脸相迎。时不时地嘘寒问暖,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有一天,刘生金病情加重,医院。王力二话没说,开车将刘生金送到县城治疗。看完病,他又将刘生金接回村上。一来二去,他们之间便有了深厚情谊。 “医院来的,对病人得满面笑容,得和善,得想方设法为他们减轻病痛,医院。”王力说。医院,病人几乎都是经济上不宽裕的农民,对他们,态度一定要和善。王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包括刘生金在内的几乎所有病人,提起王大夫,那评价真是没的说。 “80”后医生王力年龄不大,家还在几十公里外的临渭区。前几年从延安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先医院干了一阵子,年到白水县纵目卫生院工作,直至今年3月才算是正式调到尧禾中心卫生院。在白水这家基层卫生院,他已干了8年。 8年间,他几乎走遍了史官镇和尧禾镇的每个村庄。 史官镇卫生院二楼西北角曾是王力的宿舍,是病人夜间看病的第一选择。在史官镇,“二楼西北角”俨然成了王力的代名词。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史官镇史官村村民陈花狗突然昏迷,老伴景花兰发现后快速跑向史官镇卫生院二楼西北角,使劲拍打大门:“王力,快,快,花狗(病人名)昏倒了……” 王力一骨碌爬起来,拿起药箱,顾不上景花兰,飞速向她家跑去。经诊断,病人为心梗。由于病人病情较重,医院救治,可史官镇距县城较远,前往县城,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两难间,景花兰说:“你给治吧,我相信你。” 一番紧急救治,病人醒了。醒来那一刻,病人握紧了王力的手。 8年间,王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很少请假,回渭南看望家人,总是深夜回,医院上班。遇到突发事件,他冲在最前面,第一时间施救、抬担架。 去年3月,史官镇卫生院接到指令,一铁路养护工失足掉进深沟,王力立即带上医生前往。由于事发地车辆无法通行,他就把救护车停在路边,和随行医生抬起担架快速向事发地跑去。二人把伤者抬起来放在担架上,向救护车走去。 “事发地没有路,满是蒿草,正常行走都很困难,我和王院长足足抬了10里路。”史官镇卫生院医生张太奎回忆说。 调任尧禾中心卫生院后,王力依然坚持着一贯的工作作风和谦和的工作态度。在他的影响下,尧禾中心卫生院干部职工作风明显好转,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业务量显著提升,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剧增。不仅如此,还经常有史官镇群众辗转60公里前来让他诊治。 “我就想尽心为病人看病。病人一句‘这个娃能行’,便是对我最好的褒奖。”王力说。
乡村
医院
?一枝一叶总关情
白水县收水卫生院位于县城北部25公里处,辖区共有5个行政村,承担着户共人的健康帮扶任务。 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院按照让贫困群众看病方便、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得病的目标要求和“面对面、一对一”的工作方法,在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医疗救助网络的同时,积极与县卫计局、医院沟通协调,充分考虑辖区重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组建战地医疗队,全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
为了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该院深入帮扶对象家中,对每名帮扶对象进行多样化、通俗易懂的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对于高龄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他们入户时,用当地方言以闲聊方式渗透健康扶贫政策。如今,很多老人见了上门服务的小分队,会指着墙上挂的健康扶贫资料袋说:“红本本不敢丢,医院不押钱,国家报得多,自己掏钱少。”为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对于政策的知晓率,该院定期深入村部开展“健康扶贫夜校”宣讲,对贫困户进行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同时,该院开通绿色通道窗口及贫困人口优先就诊等服务,专设扶贫病房,扶贫病房床位数占全院总床位数的30%;住院免押金,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报销比例,降低贫困人口个人实际支出,患者只需在治疗结束后,在“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窗口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即可离开,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该院院长问伟明多次带领战地医疗队深入贫困人员家中,慰问并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根据困难群众接受程度“因材施教”,根据贫困患者病情,因病送药。对重病患者家庭认真排查,建立台账,医院协商,将重医院管理,但卫生院依然心系患病贫困群众,医院和重病患者家属联系,以便了解患病群众的情况。
服务群众常态化
该院积极组织开展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活动,为辖区群众听诊、测量血压等,并耐心讲解用药方法及健康方面的咨询,赢得广大群众的肯定与赞扬。3·8妇女节,该院公卫科长、防疫专干、妇幼专干组成医疗小组对当地贫困妇女进行慰问,为她们进行健康体检,免费发放常用药品,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她们度过了一个温馨的节日。今年6月,组织医疗团队对辖区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免费体检,对该辖区地方病——大骨节病患者进行摸底,免费入户送药余盒。同时,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随访不漏一人,截至今年8月,全辖区贫困户总人口为户人,签约人数人,签约率%。 扶贫路上,他们最大的心愿是让每户因病致贫的家庭能够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使他们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后,他们还将努力前行,冲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
守护健康为百姓
地处白水县东南部的西固中心卫生院辖区,贫困人口达户,其中因病致贫户。如何有效发挥健康扶贫作用,助力贫困患者如期脱贫奔小康,医院亟需解决的课题。在县卫计局领导下,全院上下瞄准贫困群众“看病远、看病贵、乱投医”等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该院通过入户摸底、建立贫困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对全镇户、名贫困人员进行医疗包联救助;对贫困人口采取先住院后结算,住院无起步线、无住院押金,并在合疗报销95%的基础上,将剩余5%的自付费用逐层申报到院委会,由医院承担一部分,报销总比例达到98%以上。与此同时,医院开通“医疗扶贫绿色通道”“一站式”结算,设立健康扶贫病房。目前,合疗报销费用已达90万元。 根据县卫计局部署,该院及时组织全院职工及全体乡医召开会议,安排新数据的摸底排查,与县卫计局各医疗战队队长签订健康扶贫责任书,做到“明确分工、下达任务、夯实责任”。在入户随访的同时,他们不断总结,对每次入户随访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该院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辖区内12个村进行健康扶贫知识宣讲、公共卫生知识宣讲,并发放宣传资料,对所有贫困户提供义诊咨询服务。 对该院精准帮扶的梁家村12户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包括美丽乡村建设、道路硬化、乡风民俗、村集体经济、党的建设等。同时,帮扶人员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深挖贫困根源,与贫困户交流谈心,全面落实“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和各项惠民政策;帮扶人员坚持每周三入户随访帮扶,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组织下乡。每逢节假日,院领导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为他们送去米、面、油。今年7月1日,医院联合梁家村及梁家村包联单位,举办了一场文艺汇演,为梁家村百姓带去党的关怀。 “走村入户、深入群众,不怕路远、不畏艰辛”,这是西固中心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也将是他们继续奉行的扶贫行动准则。
凝心聚力拔“穷根”
“健康扶贫夜校”火热开展、倾力打造中医药人才团队、个党员先锋战地医疗队大显身手……多年来,白水县卫计局努力探索出一套健康扶贫“组合拳”,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曲爱民乐章。
“健康扶贫夜校”火热开展
在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上,该局创新机制,独辟蹊径,创办“健康扶贫夜校”,提升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健康扶贫夜校”以各乡镇为中心开设,并由卫生院院长和各村卫生室所长带头走上讲台,为群众宣讲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教育知识。该局局长薛钧在杜康卫生院夜校和尧禾深度贫困村阿东村夜校的宣讲及扶贫快板的表演,语言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得到村民的一致点赞。年以来,全县“健康扶贫夜校”已发展至多家,平均每天参加夜校学习的群众突破人次。 今年,为了避免村民晚上参加学习走夜路,该局不拘一格,将“扶贫夜校”时间调整至清晨。尤其是雷村卫生院的扶贫宣传队,他们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健康扶贫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的作用、住院报销比例及流程等,参加听课的群众络绎不绝。开课仅3天,听课群众达0人,发放合疗政策宣传单和结核病、慢性病等宣传资料共计5类余份,公共卫生手提袋0余个。“健康扶贫夜校”得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好评。
个党员先锋战地医疗队大显身手
在今年的脱贫攻坚战中,该局因地制宜,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务实创新,创建了个党员先锋战地医疗队,为推动健康扶贫工作顺利开展闯出新路子。 在开展以党建引领千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行动中,全系统抽调名医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个党员先锋战地医疗队。在县卫计局设立健康扶贫攻坚战指挥中心,总指挥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薛钧担任,成员由全县各医疗单位组成。同时,各镇卫生院成立战地医疗队指挥室,局各包联领导担任指导员,指挥由各卫生院院长担任,成员由各战地医疗队、全科医生团队组成,通讯员由村卫生室负责人担任,以乡镇卫生院为主阵地,形成县、镇(办)、村三级医疗救助网络。 医疗队定期上门为群众服务,经常性开展会诊、义诊,动员社会爱心企业为大病重病患者免费发放急救药品和常用药品余箱,价值15万元。截至目前,党员先锋战地医疗队上门为群众服务10余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为贫困群众进行免费体检。与此同时,该局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共设置扶贫病床张,对住医院实行床位费、治疗费、护理费减免50%,手术费减免20%。 尧禾中心卫生院第四党员先锋战地医疗队队长刘留律,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执业医师。这位年招录的外地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克服困难,日夜奔波在健康扶贫第一线。他带领战地医疗队对辖区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贫困群众马计绒和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杜积江坚持上门诊疗和康复训练,先后跟踪随访服务10余次,终于使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精准实施大病集中救治
以“县管拔尖人才”、技术骨干为组长,该局组建25人医疗救助专家团队。对患有大病的因病致贫户,予以及时诊疗、分类集中会诊,明确治疗方案。专家团队还多次深入基层开展巡诊、知识讲座、技术培训,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 在医疗专家义诊过程中,发现林皋镇桃洼村有一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该局战地医疗队指挥中心接到专家组的汇报后,经过多方联系,今年7月16日,邀请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的王兴、杨鸿智、章滨三位医学专家会诊,对后期治疗提出了独到的方案。通过专家救治,患者和家属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为了更精准实施大病集中救治,医院取得联系,7月17日上午,组织全县贫困人口心脏病患者3人(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1人、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1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病1人)医院,进行集中救治。尧禾镇北盖村5组贫困户樊军伟的女儿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医疗总费用00元,经合疗报销、医院基金救助后,个人几乎没花钱。樊军伟没想到女儿做这么大的手术竟然不用花钱,切身感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8月4日,他特地给县卫计局送来一面印有“健康扶贫造福百姓”的锦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健康扶贫工作组将继续以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以只争朝夕奔小康的决心,奋力夺取健康扶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来源:渭南日报健康周刊
编辑:井冰审核:杨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