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刘**,年1月自己家修房子的时候从屋顶摔下,当时昏迷,医院急救,诊断为:
重型颅脑外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干损伤
右颞叶脑挫伤
胸部外伤
双侧颈肋、第1右肋骨骨折
双肺挫伤
胸1椎棘突骨折
寰枢关节半脱位
多处软组织擦伤
双侧胸腔积液
患者在外院治疗了3个月后,因为意识情况没有好转,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转到了我们科。转过来的时候,患者极度消瘦,发热、气管切开,身上接着各种管子:除了气管以外,还有胃管、导尿管。而且还伴发了严重的肺部感染、营养不良、肌张力障碍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患者入院以后,首先我们对患者的情况作了一系列的评估,包括CT、磁共振、脑电图、诱发电位等相关的检查:
在检查的同时,我们给患者制定了促醒的方案:
1给患者制定营养方案,患者虽然长期卧床,但受伤以后机体处于一个负氮平衡的状态,特别是长期卧床病人很多都伴发了感染发热,能量消耗是很大的,这些病人往往有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等。
2.可能的情况下,尽早拔除患者身上所有的管道。患者身上有管子,一是管子和外界连通,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另外身上的管子也影响患者做康复训练。尿管一般是可以尽早拔除的,用吸收性强的尿裤或者是外在收集装置来代替。如果患者有很好的咳嗽和吞咽反射,气管切开后插管也建议早期拔除。
3.患者入院开始,就可以做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站立训练、语言训练,也可以考虑配合做高压氧等一些辅助治疗。我们建议越早期行康复训练,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帮助越大。有些家属可能觉得,人还没醒,做什么站立,做什么语言训练,可是如果等到关节挛缩了,等到肌肉萎缩了来做这些,就来不及了。比如:通过站立训练,改变体位,可以有效的减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感染,刺激内脏的功能,改善便秘,减少下肢关节挛缩,预防体位性的低血压等。
开始可以从45度,甚至更小的一些度数来慢慢练习站立,逐渐站到90度。
4.患者入院后完善了所有的相关检查,估计通过植入脑起搏器并配合促醒鸡尾酒冲击疗法醒过来的概率为50%-70%之间,和家属谈过以后,家属要求手术,在患者昏迷3个多月后行了SCS手术。
脊髓电刺激器植入(SCS)
术中电极测试
术后继续配合药物鸡尾酒疗法
5,术后一周后,没拆线情况下,继续康复训练,并继续药物治疗,患者在短期内并没有看到一个特别明显的改善,但是家属还是护理得很好,一直坚持教患者说话,帮助他运动,每天鼓励他自己活动。大约是5个月左右,患者的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可以简单的说一些话,可以按要求活动四肢,可以进行数数等等。但是离患者生活自理仍需要后期的康复训练。
目前患者是5个半月,在我科住院时间大约是2个多月,已经可以发简单的词语,可以自己活动四肢等。
从我们的经验总的来说,
1.植物状态、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治疗是一项非常细致、系统的工作,手术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其他药物、康复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2.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有的时候可能几个月都没有明显的变化,治疗过程中意识情况也可能出现反复,我们一般把治疗分为10个周期,每个周期10天,以周期而不是每一天来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详细记录患者情况的变化,这需要家属仔细的配合。
3.植物人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战役,医生、护士、家属的配合缺一不可。大多数情况下,恢复得好的患者、并发症发生得少的患者,都是家属护理得细致,可以按医生要求完成每日的康复训练,意愿强烈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