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体检高峰
好不容易完成了人山人海的体检
拿着体检报告的你是否一头雾水?
红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甘油三酯、尿胆原…这些指标是?它们掌管了我们身体的哪些密码?升高或降低又提示了什么身体信号?
体检主要项目指标解读,拿着体检表逐一对照!
体检主要项目指标解读
01
血常规
1、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
偏低时,提示贫血,典型的表现为上楼气喘吁吁。
偏高时,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2、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偏低时,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并且易感染病菌。
偏高时,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
3、血小板
血小板是体内最小的血细胞,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偏低时,可能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等症状。
偏高时,血小板增多或会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
02
胆固醇
1、总胆固醇
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总和。
偏低时:或存在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
偏高时:各种高脂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类脂性肾病、糖尿病等;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均有可能出现总胆固醇升高。高胆固醇有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但不是越低越好!
偏低时,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等。
偏高时,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减、肾病综合征、肥胖等均可能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但不是越高越好!
偏低时,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应用雄激素等。
偏高时,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03
尿常规
1、尿蛋白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即尿蛋白。
阴性为正常,阳性或因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引起,此外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也会显示尿蛋白阳性。
2、尿白细胞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存在于血液中,但由于一些原因部分白细胞混入尿液就形成尿白细胞。
阴性为正常,阳性则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淋病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3、尿糖
主要指尿中的葡萄糖。
阴性为正常,阳性则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
04
肾功能
1、血尿酸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肾脏排出。
偏低时,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等。
偏高时,可能的原因有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原发性痛风、多种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铅中毒、长期禁食等。
2、血肌酐
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老年人、消瘦者血肌酐会偏低,
偏高时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3、尿素氮
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
偏低情况见于肾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肝脏疾病。
偏高时,可能的原因包括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心功能不全、脱水、休克、尿路结石、消化道出血、甲亢等。
05
肝功能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
起到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
偏高时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心肌梗塞、心肌炎、脑出血等。
2、谷草转氨酶
医学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偏高时,可能的原因包括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心肌炎,胸膜炎,肺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也可升高。
3、碱性磷酸酶
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偏低时可能的原因有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偏高时提示可能存在骨骼疾病如佝偻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体检注意的事项
采血时间不能太晚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9: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虽仍为空腹,却会使血糖值失真。所以受检者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体检前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体检前1~3天饮食要清淡,不饮酒和暴饮暴食,尽量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健康检查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免影响健康检查结果。最好能洗个澡。检查前最好禁食8~12小时,检查当日早晨应禁食、禁水。
查血脂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去医院抽血之前的两周正常饮食即可,不要大吃大喝也不需要特意节食,但抽血时要保证空腹,即进完晚餐后,不要再吃其他东西,空腹12小时再抽血。此外,还要在身体健康状况平稳的情况下进行化验检查,如无特殊情况,抽血前4~6周内应无急性病的发作。
哪些项目是餐前项目
血液检查中,除餐后血糖及胰岛素等个别项目以外,绝大部分都需要空腹采血进行化验,除此以外,腹部超声、碳-13呼气试验,也需要空腹状态进行检查。其他如胸片、心电图、妇科检查、妇科B超、前列腺B超等都不需要空腹。
抽血后怎样按压止血
正确的止血按压应该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3个手指压住抽血处,将皮肤表面和血管壁上的出血点整体压住,按压面积不能太小。同时要注意,只能按压止血,不要揉抽血部位以免引起皮下血肿,按压时间需3~5分钟。年龄大或血小板异常患者按压时间还需要相对延长。
留尿、便标本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留尿液标本时要收集中段尿,在收集尿之后,应及时送去检查,否则因放置时间长出现尿内蛋白质变性,红细胞破坏等会影响检查结果。粪便标本应避免混有尿液、阴道分泌物及污水等污物,以免干扰检测或破坏有形成分。
最后应该知道
健康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
心态平衡
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