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妊娠前状态的一段时间
一般定为分娩后到产后6周。处于月子期的产妇,由于抵抗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出现以下5种疾病,产妇要注意预防。
1.便秘:需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进行适度锻炼,促进消化,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感染:务必注意卫生、加强营养;避免盆浴;尤其要注意的是,产后2个月内,避免过性生活。
3.尿潴留:经常发生在产后4~6小时,最合适的方法是鼓励产妇产后及早排小便一次。
4.中暑: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产妇在月子期通常闭门不出,在炎热的夏季极易造成产后中暑。事实上,月子期保持室温在26℃~28℃最为适宜。
5.晚期产后出血:当产妇出血淋漓不止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恶露超过2~3周未净时,医院就诊,以免出现意外。
产后饮食:每日遵循“九个一”标准
“许多人以为,吃得多,奶水就足,这是片面的理解。奶水多少与进补没有直接关系,反而与早哺乳、正确哺乳有关。”产后胃肠道功能有一个调整的过程,月子期和出月子时还是别挑战生冷食物。产后补充营养要适度,像明敏那样月子里吃掉个鸡蛋,大量进补会加重消化系统和肾脏的负担。
“我国城市居民很少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多吃还会加剧营养过剩,对产妇的心血管问题造成负担,甚至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产后营养补充最好遵循“九个一”标准,既能保证充足的奶量,也能尽量不增重。
1.一至二杯合适的奶制品(~ml)
2.一份粮食(g)粗细搭配
3.一斤蔬菜(g绿叶)
4.一至二个水果(g)
5.一百克豆制品
6.一百克肉类(无腿>两条腿>四条腿)
7.一个鸡蛋
8.一定量的调味品(油25g、盐6g、不用或少用糖)
9.一定的饮水量(0毫升,6~8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