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神经病学时间」暨「北京国际神经病学会议」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大咖云集,围绕神经病学领域的前沿,神经遗传与神经肌肉疾病、脑卒中、神经免疫,神经影像等众多领域的热点话题,展示国内外神经病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与会期间,医院儿科熊晖教授接受了丁香园采访,介绍了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最新治疗进展。
1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治疗
已经用于临床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之一,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低位脑干运动神经核团变性,从而引起近端肢体和躯干的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根据发病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0、1、2、3、4型,其中最重的0型相对较少,患儿从出生就没有获得任何运动能力,一般早期死亡;最常见的为1型,多数患儿在半岁之内起病,出现抬头延迟,不能独坐,多于2岁内死亡。
SMN基因有两个高度同源的拷贝,SMN1和SMN2。SMN1编码具有完整功能的全长SMN蛋白,SMN2编码生成大量的截短蛋白SMNΔ7和少量全长SMN蛋白,SMNΔ7容易被降解,无法发挥功能。SMA主要是由于SMN1基因突变所致,其中95%为SMN1基因7、8号外显子的纯合缺失。在此基础上,SMA治疗的目标是增加具有完整功能的SMN蛋白的含量,方法包括基因替代治疗、RNA水平调控剪接等。
基因替代治疗是将正常的SMN基因cDNA导入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以获得全长SMN蛋白。年的一项临床试验对15例SMA1型患儿进行了基因替代治疗,至今无1例死亡,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
SMN2基因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表达少量的全长蛋白,RNA水平的剪接可以增加SMN2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年底,美国FDA批准了Biogen和Lonis公司的Spinraza用于临床,目前欧美和日本均在使用。但是由于该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需要鞘内注射。且由于药物随时间发生降解,需要每4个月用药一次。目前一些小分子化合物正在研发中,期待通过对SMA2基因的剪接,来增加SMN蛋白的表达。
2
基因编辑和酶替代治疗
在神经肌肉病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由位于Xp21.2的DMD基因突变所致,根据起病年龄分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其中DMD最常见。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于精准地在DNA水平永久修复DMD基因,不需要长期用药,但是其在人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要证实。
庞贝病又称为糖原累积病Ⅱ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GAA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酸性α-葡糖苷酶活性降低或缺乏,糖原无法分解,贮积在溶酶体内,主要累及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庞贝病比较罕见,但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婴幼儿型不经过治疗一般在1岁以内死亡。目前酶替代治疗已被批准用于庞贝病,患儿经过酶替代治疗之后可以获得相对正常的生存。
3
「互联网+医疗」促进医疗发展,
但线下交流和查体不可替代
「互联网+医疗」包括医生教育、在线咨询及线上诊疗工具平台等,其对医疗、临床和医教研等方面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神经肌肉病,如果仅仅依靠病例和互联网线上交流,不对患者查体,那么很容易犯方向性的错误。面对面观察患者和亲自查体非常重要,仅仅根据线上的信息进行诊疗远远不够。因此,以医院为实体、以患者为主导的「互联网+医疗」更有前景。
小结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对症治疗。基因导入、RNA水平的剪接、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基因疗法都在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肌肉病,其中SMA基因治疗药物已经上市。「互联网+医疗」对医疗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线下医患交流和医生亲自查体不可替代。
往期推荐
?潘华教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进展及互联网医疗的作用
?沈定国教授:新型反义寡核苷酸药物获批助力SMA与DMD治疗
?邹漳钰教授: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现状和未来规划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