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MYO
一、介绍
肌红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其分子结果与血红蛋白相似,具有在肌细胞内转运和贮存氧的功能。人体心肌、骨骼肌内含有大量肌红蛋白,正常人的血液中很少,主要由肾脏代谢并排泄。当心肌或横纹肌有损伤时,肌红蛋白便释放入血中,血清中的肌红蛋白即可明显升高。
二、正常值
男性19~92μg/L;
女性12~76μg/L。
注各实验室根据试验方法不同应有不同的参考值。
三、临床意义
测定血清肌红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指标。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正常。
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1)血中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醛固酮血症、肾功能不全、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后等。
(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红蛋白尿症、血尿等。
需要检测的人群:心疾病、肌疾病患者
四、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止进行剧烈运动、肌肉注射、肌肉创伤、心导管术等,因为这样可使肌红蛋白升高。
五、检查过程
免疫学方法制造受试者血红蛋白的抗体,抽取部分受试者的血液,和制作好的抗体混合,看沉淀数量占总血量的体积比例。
化学发光法用化学物质标志血红蛋白,通过显微镜观察记录,计算发光物占总血量的比例。
宝太产品:
肌红蛋白MYO——心肌梗死指标
:
·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排除
·心肌梗死面积的评估与预后
·骨骼肌损伤与肾衰竭伴心肌损伤的鉴别诊断
:5-ng/mL
5ng/mL
:0-55ng/mL
:血清、血浆
:心内科、急诊科、外科、ICU、老年科、呼吸科
:
:
:是/否
肌钙蛋白IcTnI
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一种与心肌和骨骼肌收缩有关的调节蛋白,有三个亚基组成,分别是肌钙蛋白I(troponinI,TnI)、肌钙蛋白T(troponinT,TnT)和肌钙蛋白C(troponinC,TnC)。TnI又可分为骨骼肌快反应蛋白I(fsTnI)、慢反应肌钙蛋白I(ssTnI)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三种亚型。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cTnI与TnC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存在,胞浆中游离形式的cTnI极少,在心肌完整时,cTnI不能透过心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难以测到cTnI。当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和坏死时,cTnI可通过受损的心肌细胞膜进入细胞间质,随之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内,血浆cTnI在心肌损伤3~12h内可升高至正常人的5~50倍,此状态可以维持一周或更长时间。心肌梗塞患者早期血浆cTnI便开始升高,4h后明显增加,18h达到高峰,平均为pg/L,异常增高可持续6~8天。cTnI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为96%,敏感性为97%,并可有效的区别骨骼肌和其他组织损伤,较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其他指标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高血压心肌肥厚是一种心室肥厚伴随肌纤维排列紊乱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年轻人猝死的最常见原因。Kimura等系统研究了例心肌肥厚病人的肌小节基因,包括cTnI、肌动蛋白和cTnC等,发现许多病人的cTnI基因有突变,家系分析亦发现cTnI蛋白中第位Arg突变为Gly,或第位Lys突变为Gly,提示cTnI突变可能是心肌肥厚的原因之一。
心肌肌钙蛋白I在心肌炎的发病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心肌炎患者血液中cTnI也升高。Smith等研究了53例心肌炎患者,发现18例患者血浆cTnI水平明显升高,只有3例患者CK-MB水平升高。因此,cTnI比CK-MB更易反映心肌损伤,并可为心肌炎心肌损伤时血清的特异和灵敏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I在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Vecchia等采用免疫荧光法连续测定26例住院或门诊心理衰竭患者血浆的cTnI水平,发现6例cTnI明显升高,其中3例死亡,3例经治疗后cTnI转为正常,另20例血浆cTnI正常者的新功能一直维持正常。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测定其血清中cTnI的变化,有助于预测心肌梗塞的发生;对于急性冠脉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测定其血浆cTnI水平可以提供预后信息,并能早期识别具有死亡危险的患者。临床采用心脏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血清cTnI的检测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情况。
心肌梗塞和轻度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特别是紧急情况下,患者症状不典型或心电图诊断不明确,生物化学检测心肌特异性cTnI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依据。应用cTnI的测定可以监测出临床上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的阳性率,如马拉松运动员、骨骼肌损伤者、肌肉病变者等因此有人认为血浆cTnI对心肌损伤%敏感和特异,是心肌损伤的一个金色的诊断指标,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cTnI唯一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②cTnI在骨骼肌损伤时不表达;
③用抗体检测cTnI与骨骼肌TnI时不发生交叉反应;
④在长期耐力锻炼或具有肾病的病人,CK-MB升高,但cTnI不升高;
⑤cTnI升高与预测心肌损伤密切相关;
⑥心脏内的cTnI浓度比CK-MB浓度高13倍,因此cTnI比CK-MB更敏感;
⑦cTnI不受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影响。因此cTnI的测定对心脏疾病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有点,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王晓红,狄春晖等.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脏疾病[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6(2):-.)
宝太产品:
肌钙蛋白IcTnI——心肌梗死特异性指标
:
·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梗死面积的评估与预后
·骨骼肌损伤与肾衰竭伴心肌损伤的鉴别诊断
:0.05-50ng/mL
:0-0.3ng/mL
:血清、血浆
:心内科、急诊科、外科、ICU、老年科、呼吸科
:
:
:是/否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心肌酶谱常被认为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包括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损伤后这些酶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测定血清中酶活性,间接了解心肌的损害。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略高于成人(医院的CK正常值上限值为国际单位)。心肌酶谱中CK的敏感性最高。然而,这些酶的特异性并不高,这些酶在很多疾病中都可以升高。所以不能认为心肌酶谱异常就是心肌炎。
临床意义:
1、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壁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度高。急性发病时2-4小时开始上升,12-48小时达高峰,2-4日可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高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2、各种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严重肌肉损伤(如挤压综合征)或手术后血清CK的水平增高。
3、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的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和脑梗死时CK水平亦可增高。
4、在体检前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也会使肌酸激酶增高。服用药物也会导致肌酸激酶增高如秋水仙碱片、安理申、盐酸多奈哌齐片等。
宝太产品: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梗死指标
:
·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排除
·心肌梗死面积的评估与预后
·骨骼肌损伤与肾衰竭伴心肌损伤的鉴别诊断
:1-80ng/mL
5ng/mL
:0-5ng/mL
:血清、血浆
:心内科、急诊科、外科、ICU、老年科、呼吸科
:
:
:是/否
心肌三项
心梗三项cTnI、CK-MB、Myo——心肌梗死指标
:
·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
·检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
·各种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
·更加频繁的早期检测三联,可以帮助尽早诊断出心肌梗死并且有利于尽早启动治疗
:cTnI:0.5-50ng/mL
CK-MB:1-80ng/mL
Myo:5-ng/mL
:cTnI0.3ng/mL
CK-MB5ng/mL
Myo55ng/mL
:血清、血浆
:心内科、急诊科、外科、ICU、老年科、呼吸科
: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