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肌营养不良症方法的多样性,西医

肌营养不良患者,男,13岁,中国。主因进行性四肢无力7年,加重并不能站立及行走1月入院。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摇摆步态,走路时易跌倒。医院行肌肉活检结果:萎缩肌纤维,正常肌纤维与肥大纤维混合存在,以后者为著。病理诊断:肌营养不良。此后病情进行性加重,于入院前患者在帮助下已不能站立及行走,平卧时不能坐起,需转身双手支撑逐渐坐起。

治疗情况:

患者于年4月12日入院。于4月14日第一次服药,服药第一个月患者可自行站立,尚不能行走;

于5月13日服第二个疗程的生髓健体复肌汤,服药至五月底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可扶床自行缓慢行走;

于6月10日患者恢复速度降低告知来院复诊调药;于6月14日进行第三个疗程的治疗。

于7月5日家属告知患者在帮助下可缓慢行走,独立行走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7月15日患者来院复诊患者的各项症状都有轻微好转独立行走时间已经可以稳定在8分钟到十分钟左右,但是考虑到患者对药物的吸收情况已经大大减低,通知家属只需要服用一个疗程的药物巩固即可,告知目前患者可独立行走。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病。特点是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与无力,约占神经系统遗传病的29.4%,是神经肌肉疾病中最多见的一种。近年认为是病人因基本缺陷致肌细胞缺乏抗萎缩蛋白,造成肌肉收缩功能丧失而发病。该病属于中医的“痿证”范畴,其发病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脾虚痰瘀。其次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温养肌肉,以致四肢肌肉萎缩无力。治法重滋肾健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化痰消瘀。“治痿独取阳明”是主要治则。

脾胃虚弱渐见下肢无力消瘦,上肢乏力,难以抬举,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活血通络。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地龙、当归。脾肾两虚下肢肢体痿弱,行走困难,不能站立、纳差、便溏,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舌苔薄白,脉沉细缓。治宜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方用生髓健体复肌汤加减。

肝肾亏损肌肉瘦削,肢痿无力,步履踉跄,站立困难,小腿肌肉假性肥大,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活血通络。方用黄芪、丹参、牛膝、何首乌、桑寄生、地龙、焦山楂。

元阳不足面色无华,肢痿乏力,步履艰难,腰膝痠软,四肢不温,食少不化,形瘦气弱,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宜补脾温肾,益气壮骨。









































江苏白癜风医院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yzz/2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