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有三百万人口都面临着营养不良的问题,尤其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说,七分之一的老年人都受到这一“沉默的流行病”的影响。专家建议老年人重新思考自己对待食物的态度,多食用全脂牛奶、鸡蛋、奶酪和蛋糕等富含热量的食物。
营养不良不一定仅仅发生在第三世界,对于老年人来说,营养不良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老年人不应节食控制体重,要适当补充蛋白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肠外肠内营养协会(BAPEN)出版的一份新报告表明,英国有万人口都面临着营养不良的问题,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说,七分之一的老年人都受到这一“沉默的流行病”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老年人的营养不良?
老年人流行病
事实上,老年人的营养不良问题并不仅仅出现在英国,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几年前,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大卫·R.托马斯博士就公布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86%以上的住院病人和38%的社区老人均有营养不良症状。日本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调查显示,平均每3位老人中就有一人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被定义为“能量与营养的缺失”,可对体形及身体组织产生极大的副作用。世界著名老年学专家、日内瓦大学医学院老年病院院长让·皮埃尔·米歇尔在新加坡《健康NO.1》杂志上说,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少肌症(又被称为肌肉缺失,表现就是肌肉萎缩),增加跌倒骨折的风险。
78岁的赫兹尔·埃文斯就是这些深受营养不良问题困扰的英国老年人之一。丈夫去世后,她从威尔士搬到斯塔福德郡的亲戚家附近。但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越发严重,赫兹尔动弹不得,孤独无依。
赫兹尔说,平时从碗柜里拿个碗都倍觉艰难,更别说自己动手做饭了,“就算能够亲手烘烤一个三明治,自己也很难将它嚼碎吞下。”更为不幸的是,赫兹尔胃口不好,体重直线下降,体内的能量也不断流失。由于营养不良,现在她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
南安普敦大学临床营养及新陈代谢学院教授马里诺思·伊利亚在这份新报告中称,营养不良是损害健康的重大风险性因素。能量不足和情绪低落也会造成肌肉缺失,从而加剧免疫力下降或是行动不便和摔倒等现象。
因此,专家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重新思考自己对待食物的态度,多食用全脂牛奶、鸡蛋、奶酪和蛋糕等富含热量的食物。因为身体微胖即使不会令人变得更健康,却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
食欲差吸收少
其实,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初步判断老人是否营养不良。
比如,衣裤变松。体重下降是老人营养不良的重要征兆。如果平时合身的衣裤在近3个月内突然显得过于宽松,或体重有明显的下降,都有可能是营养不良。
吃饭时挑挑拣拣也是征兆。在过去的3个月内,一向胃口不错的老人突然变得挑嘴,太油、太荤、太咸、太淡都不行,有时即使饭菜合口也只是吃几口就不吃了。这些都是老人食欲下降的表现,长此以往将导致营养不良。
还有,伤口不容易愈合。如果老人身上出现不自然的深度瘀伤或创伤,并且很长时间没有消退或愈合,也是缺乏某种元素、营养不良的信号。
此外,疲劳、乏力可能是营养不良的最初表现。肌肉其实就是骨骼的助力器,包裹着骨骼的肌肉组织,有弹性,能收缩,从而带动骨骼的运动,同时,它还是个盾牌,在摔倒时,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骨折的风险。但如果营养不良的话,蛋白质、能量就会不足。而蛋白质是构成肌肉组织的重要元素,长时间蛋白质不足,肌肉组织就会老化、萎缩,其带动和缓冲的能力变差,老人就更容易跌倒后骨折了。
但这并没有得到老年人的及时发现。让·皮埃尔·米歇尔教授说,少肌症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不过,家里老人如果经常感觉疲劳、乏力,就应该带他们求诊。在60岁以上年长者当中,30%有中度至重度少肌症,女性患者比男性多。80岁以上女性,超过一半有这个病症。
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或由于饮食不当,或由于对做饭不感兴趣,或出于其他因素而无法亲自下厨做饭等。老年人平时摄入少、吸收差会加剧营养不良。对很多老人来说,吃再好的食物也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因为老年人的味觉敏锐度下降、唾液分泌减少,再加上牙齿不好、咀嚼功能差,食欲就会大大下降。即使美味佳肴摆在桌上,也是生生吃不下。
吃进去,又并不代表就能吸收。老人的胃肠功能往往不好,食物吃进去,不是囫囵吞枣,不消化,就是穿肠而过,吃了就拉,很多营养成分根本吸收不了。
营养不良还可能与老年病有关。人老了,多多少少总有些毛病,比方说,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肾病等,这些老年病都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忌口太多,这也不能吃,那也吃不多,也很容易营养不良。慢性肾病、肝病会限制蛋白质摄入,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长期用药也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素的吸收。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其他原因还包括老年人咀嚼能力下降。老人口腔问题较多,牙齿过敏、牙周炎、牙根松动、脱落等都会影响进食和消化,使之消化能力衰退、心情不好。
另外,老人常因退休、丧偶、孤独或儿女不孝等事情感到情绪低落,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等。
营养不良的自检
要判断老年人是否营养不良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从饮食方面看是否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每天能否吃到肉类、鱼类或禽类,每周能否至少两次吃到豆类或蛋类;每天能否吃到半斤果蔬;每日是否喝4杯以上液体,比如水、茶、果汁或牛奶。
从体重变化及摄入量看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近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中度营养不良,近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25%~50%;重度营养不良,近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体重指数(BMI)18.5。
超重也是种营养不良。肥胖人往往偏好高脂、高热量食品,使体内某些营养过多,而某些身体必需营养又吸收太少。但很多人对肥胖的第一反应就是营养过剩,选用“饥饿法”减少营养吸收,控制肉食、鱼类、蛋白质摄入,让身体变瘦。这极易造成蛋白质缺乏,引起一系列蛋白质缺乏疾病,如动脉硬化、免疫力低、易疲劳等症状。
时间久了,老年人身体既吸收不到每日必需的营养,又减不去体内过剩营养,不但减不了肥,还危害健康。专家指出,老年人不能简单地认为减少进食,减轻体重就是健康。
另外,用中年人的方法管理老年人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中年人往往为预防慢病而减肥,而65岁后才初发糖尿病的人就很少了,不宜过分控制饮食。要强调平衡膳食而不是过度限制。
饮食加运动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调理老年人营养不良?首先,补蛋白、多游泳有助强化肌肉活力。补充足够蛋白质是预防营养不良,增强肌肉活力的王道。让·皮埃尔·米歇尔教授建议,肾功能正常的老人,应多选用牛奶、豆奶、瘦肉等,其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胃肠功能差的老人,应常吃山药、莲子、红枣、薏米、荞麦等健脾食物,可把这些食物煮熟后,用擀面杖研成细末,经常取一些出来冲成糊糊。不喜欢喝牛奶的人,可把这些加在牛奶里,既健脾胃,又补蛋白质。
此外,抗阻锻炼也有助于强化肌肉活力。比如,多做水中行走,或者使用哑铃、拉弹力带等。游泳也是非常好的运动,因为水的阻力比空气大,对肌肉力量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锻炼效果更好。如担心太累,也可以改成水中行走,不会太累,效果也不错。适宜的体育运动,还能够促进食欲及胃肠活动。
另外应该增加水的摄入,每天毫升左右。即便不感到口渴,也应适当饮水。因为水是增加食欲,通调二便的原动力之一。
放宽膳食限制,热量摄取至少应达到千卡/日。
防治便秘,但应避免服用导泻剂。例如中药肉苁蓉、郁李仁、麻仁等熬膏服用,对防治老年人便秘、增强体质,功效独特。
要检查与治疗口腔和牙齿疾病,保证咀嚼食物的基本功能。
精神抑郁的患者应接受精神状态评定,必要时由家人陪同进行药物或心理治疗。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包括医生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及酒性饮料,尽可能避免多药联合服用。
此外,老年人应适当增加用餐次数。有些老人长期食物摄入不足,机体不耐受食物的数量变化,所以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时最好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一次进食较多不易消化,一天可吃4至5餐,利于吸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