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语or英语

初步选择

1.你是一个用心学习、吃苦耐劳的人吗?→是:看2→否:维持现状学英语。如果你想“摆脱懒惰”从而“摆脱英语魔爪”学好日语,我实事求是、郑重其事地奉劝你迟早放弃:天下没有一门语言名叫“省油的灯”,也没有一件事情挂名“简单”。哪怕自己不行,但至少不会糟蹋另学日语拿出的费用,因为但凡好吃懒做、一劳永逸,必将一事无成,你同意吗?2.你的英语现状为?→优良或中等:看4→挣扎:看33.你的英语学习目前有章法和头绪吗?是否道艺兼备、有一套独门秘笈?→是:看4→否:看54.有了章法和头绪,是否从进入高中直至今日有所起色?→是:小小恭喜!看5→否:看55.你觉得自己的英语学习能一鼓作气,高考冲击及格线、芝麻开花有望吗?→是/否:看“相关介绍”

相关介绍

因为日语是零起点,所以高考试卷也会比英语的简单,致使本人前工作学校(一所公办普高,暂且称作L校)能及格甚至三位数的同学层出不穷。但是凡事必为双刃剑、羊毛出在羊身上。如学日语,你需要保证百分之两百的深思熟虑、三思后行、未雨绸缪,推敲推敲再推敲、斟酌斟酌再斟酌。物质上日语不是你想读,想读就能读——要另外交钱!拿本人前工作的一所公办普高而言,破费近一万六上下(今年已涨价,但不超过两万)学一门非通用语种——一万六相当于公办本科普通专业三年不止的学费,且大学专业选择大幅度受限。况且,许多大学还是将过英语三级四级当作毕业硬指标,目前大部分院校还没(更多是没能力)让日语考级代替CET。能代替的,通常是资源丰厚的院校,就好比只能在外国语大学才能学习一些小语种一样;至于英语,虽然遍地开花,可如也只能在顶级名牌高校(英语语言文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为A+或A等级)里深造才更有成才的可能。你想相较而言,英语是头号通用语种、当之无愧首屈一指的国际语言,至少在本世纪内,其他语言无法篡位,遑论中文(此处省去万字论证为何中文不能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而英文可以的成因)。它甩出日语几条大街,还免费学习,大学专业选择基本零门槛。——这也再次印证了外语学习中,学习英语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你服不服?(底子一样,花同样时间,学英语还是日语进步快速有效?——此问题需要另起文章才能说个粗浅)服:所以,你反悔、不想破费了?那么用排除法,目前只能停止观望,去学英语。但本人认为,如果你对自己很了解,家人看到了你的努力和决心也必会成人之美、全力支持。事已至此,还是心里犯嘀咕?想不想看更多的可能性?看“精神上”。不服(想为日语正名):想必还有隶属精神层面上的思考,见“精神上”。精神上a.若就最势利实在又短期的高考而言,如果(只是如果)你因为学习日语,试卷难度降低,外语分数能比英语高个十几甚至几十分,致使原来对本科望尘莫及或只差临门一脚,现在就能蟾宫折桂、美梦成真、去更好的平台发展、甚至大幅度决定了你二十岁后的人生轨迹,那你觉得这个钱性价比是否很高?b.学习日语只是开启自己人生理想事业的第一步。毕竟,若要真心走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片文化,首要任务就是学会语言。真想往日本发展,越早修炼锻造语言功底越有优势,而高中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能以考促学。L校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家的日语》,学前两本;这是一套很多大学在二外日语课上都会使用的教材。依此角度看,从教材使用起一只脚就已经迈入了大学。c.自己的兴趣几乎扑在了日本文化上。非常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莫不如是。但请注意:毕竟兴趣跟现实有所落差。兴趣对语言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要娴熟掌握一门语言必定伴随决心、用心、耐心、章法、好奇心、潜心、精心、勤勉、重复、信心,肯下笨功夫、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个过程如马拉松般拉锯漫长。因为高中阶段日语学习时间紧促,所以必定会非常传统应试化,如真要保持学习激情不减,必须寻找自得其乐、自圆其说的释放方式。就此,学习日语的资源绝不比英语的少——这恐怕也是日语学习另一优势利好所在。至少如日本的动漫和纪录片,能把你灌个半辈子。英语也有自己的短板。因是最通用语种,使用人数泛滥而核心竞争力和不可取代性不如日语,但后者却是非通用语种,尽管使用人数相比前者少,却在中国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小语种。元芳,你怎么看,这怎么办?因此归根结底,只能看你自己的人生前景规划了。只要有实力,世间都是路,跟语言大小、使用人数多少无关紧要。学习的人虽多,可是真正做到登峰造极的人(比如总理翻译、翻译大师、行内翘楚)又能有几许?“最后的问题”中就有活生生的模范人物。

最后的问题

(一)日语学习的前景如何?先举四个例子:(1)中国海洋大学日语语言文学教授林少华。今日中国读者能读村上春树的文字,全仰仗他牵线搭桥。与原作者侃侃而谈、零距离尽情畅游于文笔凄美细腻的东瀛文学之中。(2)中央电视台大富频道(央视唯一落户日本频道)首任即现任台长张丽玲。早年游学日本,芳华三十时,历经四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不求报酬,完成了首部记录新一代海外游子在日本求学奋斗的十集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连同追踪拍摄十年的纪录片《含泪活着》,在中日两国好评如潮、震惊四座,破除了无数日本人和中国人对彼此的成见,也为后来留日旅日人士留下了宝贵的时代历史影像资料。(详戳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yhz/9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