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向左滑动查看简介
第五讲
《剑桥日本文学史》中的
少女漫画书写
北京邮电大学史瑞雪
主讲人简介: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教研中心讲师,文学博士。曾作为研修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生分别在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剑桥日本文学史》中的少女漫画书写
剑桥文学史是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剑桥历史系列之一。其国别文学史书写往往体现了较为独特的文学史观,以及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对国别文学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比如,孙康宜和宇文所安在《剑桥中国文学史》(年出版,年被译为中文)中所主张和实践的“文学文化史”(historyofliteraryculture)理念,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广泛讨论。迟至年出版的《剑桥日本文学史》(TheCambridgeHistoryofJapaneseLiterature)也不例外,在文化研究的脉络中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倾向。以此为背景,该文学史最容易引起读者注意的,莫过于将少女漫画写进了文学史。为了解该书对少女漫画的书写特征,接下来先简要分析《剑桥日本文学史》的整体编纂情况。
正文内容
一、《剑桥日本文学史》的体例
及其对日本文学概念的阐释
《剑桥日本文学史》首次以巨大的篇幅(超过页)将前现代和现代日本文学史纳于一卷之中,论述范围延伸到了年左右的日本文学动态。该书在体例和文学史观上既有对剑桥国别文学史编纂传统的继承,也呈现了一定的自身特色,特别是与中国出版的多种日本文学通史相比,这些特色尤为明显。
首先,在体例上,《剑桥日本文学史》继承了剑桥文学史系列的体例传统,即综合运用编年史和专题史的体例。一方面,全书混用表示日本政权更迭的“平安”“江户”等朝代顺序和西方惯用的“中世”“现代”等时代顺序将日本文学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期:古代(开端—);平安时代(-);中世(-);江户时代(-);现代(-现今)。另一方面,在这一文学通史编纂者经常使用的分期框架下,该书并没有以诗歌、小说等文类或更为细致的时段划分等常见方法架构每个分期的内容,而是援用主题讨论的形式,在对每期文学进行总体概述后,设置了一些涉及重要文类、文本、作家的简短易懂的小节,每个小节均由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写成,5个分期共80小节。与《剑桥中国文学史》相比,《剑桥日本文学史》的专题性更强。前者是每章由一位作者按几个主题论述相关内容,后者没设章,故每个分期的每小节都由一位作者完成,专业性更强。就我目前的调查情况而言,这种多人专题讨论式的体例在中国学者编纂的日本文学通史中尚未出现,日本学者的使用也极少。
其次,与上述体例相关,全书由多位作者合作编成。主编白根治夫教授、铃木登美教授、DavidLurie副教授均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其中,白根治夫还是唐纳德?金研究中心主任,而唐纳德?金(-)可以说是近五十年来欧美日本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其余64位作者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波兰、荷兰,其中以美国研究者居多,体现了《剑桥日本文学史》的国际化研究水平。自年第一部日本文学史问世以来,虽然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由唐纳德?金独撰的日本文学史(英语版4卷,日文版18卷),进入新世纪后亦有叶渭渠?唐月梅合编的《日本文学史》(4卷6册),但随着日本文学研究专门化的推进,文学通史写作逐渐由个人编纂过渡为多人合作,像《剑桥日本文学史》这样实行跨多国超多人合编尚属首次。这种编纂方式在统一性、线性把握文学发展流变上自然存在知识碎片化的问题,但也可以将最新研究纳入文学史书写中,超越对时代背景、作家作品的罗列,丰富文学史的容量,让读者看到活生生的文学事实。
另外,《剑桥日本文学史》吸收了日本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对日本文学概念进行了新的补充和阐释。编者白根在总序(Generalintroduction)中指出,本书不仅试图覆盖所谓的日本文学杰作,同时还将阐明被现代意义的日本文学概念所遮蔽的众多文类,跳出文学史概念的欧洲视角对它们进行检视。近来,随着文献研究的深入,不仅大众文类(Populargenres)和大量的汉文书写传统受到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