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周围的小朋友又长高了一些就担心自己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了?每次宝宝一挑食、不好好吃饭,心里就嘀咕宝宝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了?其实就现在的生活水平而言,营养不良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宝宝出现了以下这些信号。
1、身高体重头围不达标每一次做儿童保健,医生总会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这三项指标是小儿体格生长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3岁前,如果营养没有跟上去,孩子的身高、体重就会相对滞后一些。同样,头围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宝宝做儿保时要测头围,头围偏大或者偏小可能都是疾病的信号。
所以,爸爸妈妈医院给孩子做儿童保健,如果发现孩子在体格生长发育上落后于同龄人时,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2、反应迟钝,脑子不够用宝宝的餐饮非常重要,营养不良可降低脑细胞的分裂率,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常,引起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所以,家长在乎宝宝的每一餐吃得好不好、够不够是有道理的。
当家长发现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常出现反应迟钝、脑子不够用、健忘等表现时,要警惕可能是营养不良发出的预警信号了。
3、免疫力下降,体弱多病某些微量元素(如维生素、锌、铁等)缺乏时,可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使孩子容易生病、感染,如经常会感冒、反复牙龈发炎、毛囊性皮肤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
所以,有一些不爱吃肉奶蛋的宝宝,蛋白质摄入不够,就可能容易感冒、牙龈发炎。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的饮食丰富一些,想办法把肉类做得更加容易入口和咀嚼,让孩子爱上吃肉。
4、便秘、口臭孩子在饮食上还有另一个极端就是,偏爱荤食、甜食、油炸等食物,而对青菜水果等不感兴趣。当孩子的纤维素摄入不足时,容易使肠道蠕动变慢而产生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时,会进一步产生有害毒素而出现口臭的现象。
所以,爸妈不能只给孩子吃他爱吃的食物,或者是给他吃的辅食品种太过于单一,否则容易让孩子出现偏食挑食的习惯,久而久之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营养不均衡,甚至因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5、情绪变化无常B族维生素能通过对人体神经系统的调控而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维生素B1缺乏时,可让人变得暴躁、喜怒无常;维生素B6摄入不足时,可导致情绪激动、困倦和急躁;维生素B12缺乏时,可让人变得反应迟钝等。
维生素B1主要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燕麦里就含有很多维生素B1。另外,在黄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此外,白菜、芹菜也富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则在动物肝脏、谷粒、肉、鱼、蛋、豆类及花生等比较丰富。
专家建议,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营养不均衡的信号时,最好先通过膳食调理来改善,必要时需借助药物时,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孩子营养不良的诱因孩子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多样,因为营养不良的孩子所缺乏的营养元素也是各不相同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体内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这些营养元素的匮乏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孩子营养不良的诱因吧。
孩子营养不良往往并不是因为食物供给不够,而是孩子摄食不足或者是孩子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食物的营养所致的能源缺乏,不足以供应孩子成长所需的能源消耗,从而损耗孩子肌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孩子营养不良的诱因具体如下: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小儿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小儿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孩子营养不良吃什么
1、香菇粥
原料:小米50克,鲜香菇50克。
做法:先煮小米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
用法:每日服3次,持续服用有效。
食物相克:小米忌与杏仁同食。
2、猪排炖萝卜
原料:白萝卜克,猪排骨(大排)克,盐3克,大葱10克。
做法: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的段。白萝卜切成片。将排骨炖至肉脱骨,再加入萝卜片、葱炖熟,撇去汤面浮油,加入盐即可食用。
食物相克:白萝卜忌与人参、西洋参同食。
3、香蕉葡萄干牛奶
原料:牛奶30克,香蕉25克,糙米20克,葡萄干10克,柠檬汁5克。
做法:将香蕉切成5毫米的圆片,洒上柠檬汁。碗中倒入煮熟的糙米,再加入香蕉片、葡萄干,倒入牛奶即可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