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听妈妈说养个孩子不容易,只是听了,但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有了孩子后终于明白了,确实如此。
想要宝宝健康成长,发育良好,就要在喂养上细心一些,不然孩子吃得少,会造成营养不良,孩子吃得多,会造成过度喂养。当妈的真不容易,喂多喂少都不好,其中过度喂养要特别注意,并不是宝宝吃得越多越好,如果过度喂养了,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那么过度喂养后的具体伤害是什么,这是很多家长不清楚的!
1、增加肥胖的几率
从婴幼儿开始就一直过度喂养,那么到了孩子五六岁时,很有可能出现肥胖症,如果孩子真的得了肥胖症,不只是孩子外形肥胖,变得不好看了,而是对身体带来很大伤害。
一些婴幼儿看起来胖胖的招人喜欢,而且家长们也忽略了这个方面,觉得孩子长大后就瘦了,这时胖点挺好的,不过时间久了,等孩子慢慢长大,就会发现一些病状,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各种并发症。
2、导致大脑早衰
宝宝的消化道很窄小,那么喂养太多的话,会让消化道不断扩张,需要从大脑运送血液和氧气,时间久了,大脑就会缺血,还会出现早衰,这是很危险的。
3、体重不增加,反而减少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要多吃才能长得快,就会让孩子每次都多吃一些,过度喂养后,孩子吃进去的食物没有办法及时消化,造成了营养堆积后,很可能造成体重不升反降。
这些危害家长们不可忽视,但不想孩子遭受过度喂养后的危害,我们需要从这些方面来观察,看是否已经过度喂养,一旦属于过度喂养,一定要及时调整食量。被“过度喂养”的宝宝,会有哪些表现?父母要多观察,别让娃难受!
第一:溢奶、吐奶频繁
宝宝一次性吃得太多,会出现溢奶、吐奶情况,但宝妈要知道,偶尔出现属于正常,要是频繁出现的话,那就要多加重视了,多半是过度喂养,消化不良,及时发现,不让宝宝受罪。
第二:大便颜色和频率
观察宝宝身体情况,每天要观察宝宝的大便颜色、状态,还有大便的频率,一般大便是绿色,还有泡沫的话,多半是过度喂养。
第三:宝宝经常胀气
过度喂养后,宝宝会经常出现胃胀气,还会肠绞痛,那么宝宝到了夜间会不停地哭闹。
宝宝健康长大,需要食物,需要营养,但家长的喂养方式别做错了!
1个月龄的宝宝:对于他的吃奶量不用节制,按需喂养为好,也就是宝宝可以吃多少就喂多少,当宝宝吃饱后,会安静地睡觉,反之就会哭闹。一般情况下每天喂养六七次。
2-3个月龄的宝宝:他的一次吃奶量会上升,次数就会相应减少,每天喂养五六次。
3-6个月龄的宝宝:他的一次吃奶量明显增多,只是和上一阶段差距不大,另外到4个月以后,可以适当的增加配方奶粉,奶量足够的话,就不需要了。
6-9个月龄的宝宝:要慢慢地让宝宝适应一日三餐这种规律,喂奶次数逐渐减少,在辅食上做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