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6/5906341.html年第7场线上讲座
时刻保持好奇心,是一名合格记者的“标配”。
所以,每当粉丝自发推荐专家给我时,我下意识就想去实地探究一番。
比如去门诊、去病房,远距离观察这个医生的状态,对患者是否不耐烦,是否开大处方等等。
时不时拉着一旁等待的患儿家长,拐弯抹角问:孩子找谁看的?效果咋样?你对这个医生咋评价?
哈哈,有木有感觉像个间谍?
01去河南中医院儿科考察冯斌教授那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
骑着小电电一路疾驰,7:40赶到儿科门诊大厅。定睛一看:前方人潮涌动,哭声震天,这里早就成了菜市场的海洋。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13诊室门口,而这里,早被一群家长团团围住。
趁着大夫没来,大家七嘴八舌讨论。
“冯斌大夫的号太难挂了,好不容易挂上,我恨不得6点都跑来。”
“这算啥,我们昨天晚上就来了,在附近宾馆住了一宿。”
一位抢到座位的大叔把腿儿一盘,颇有些得意地说:“你们找冯大夫就找对了!我家孩子当初生病发烧,按肺炎治了好几天,一直不好。后来找到冯大夫,几服药下去,嘿,好了!他现在都成了俺家的定心丸了!”
就在这时,人群突然躁动起来,有人高喊:“冯大夫来了!”
原本聚在一起的家长自动往两边散开,大家齐刷刷地用企盼的眼神盯着前处:只见一身白大褂的冯斌健步走来,身材挺拔、笑意融融。
那一刻,真是觉得他比影视明星都耀眼!
02等他开始诊病,我很快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每个小孩看到他都不“怯”,都是自己跑过去,往他面前乖乖一站。
都说最难当的是儿科大夫,因为面对的小病号多半不能自己表达病情,不配合,易哭闹,但这些问题在冯斌这儿都不是事儿。
如果有小孩对他的手电筒感兴趣,他会很“皮”地打开,闪一下,再闪一下,故意逗弄孩子,原本哭丧着脸的孩子很快在这个游戏中咧嘴笑了。
冯斌看病很麻利:
左手拿压舌板迅速打开患儿口腔并压着舌头,右手拿手电筒仔细看舌苔、咽部的情况,拿小手诊脉,用听诊器听心肺,必要时查看淋巴结是否肿大——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暗叹一声:真是看病多年练就的手头功夫啊!
也只有经过这番详细的诊察,才能不错过任何细微变化,才能给孩子诊清病情,才能开出最有效的处方。
03一上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斌很少开化验单和西药,甚至连中成药都很少开,多是仔细辩证后,开具中药颗粒处方。
再仔细看,他开的每一张中药方都不过寥寥几味药,一般开3天。
冯斌教授说:小孩子的病情变化快,药味越少,证明辩证越精准。先开3天药,要么孩子吃完就好了,要么3天后病情又变化了,需要再来调药。
有些家长说,来一趟不容易,多开点儿吧?
冯斌教授皱着眉头说:“药又不是糖豆,哪能想吃多久吃多久?”
04悄悄离开门诊,到病房向护士打听:冯斌大夫水平咋样?
护士一脸崇拜地说:冯大夫可是个妥妥的“学霸”!
医院每次考方剂,别人很头疼,不愿去。冯斌大夫往往主动参加,并且都名列前茅!
这样的“才子医生”,咋能不推荐?!
几经思虑,既然冯斌教授的号不好挂,那就请他给“喜糖”们讲一节课吧。
和冯斌教授沟通后,他沉思许久说:
““孩子生病不可怕,我们会治;孩子脾胃不好也不算啥,我们也可以调。但我最担忧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误区。”
比如,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话:“早长晚长都是长”,“二十三,猛一窜”,事实上这些老观念真是害苦了不少人。
”所以,这次讲课就讲这个话题吧!
讲课主题
少做伤害孩子脾胃的行为
多学让孩子长高的好办法
讲座内容★为什么很多孩子都在调脾胃?
★哪些行为最伤害孩子的脾胃?
★关于“长高”都存在哪些误区?
★有没有能辅助长高的好办法?
讲座时间5月25日(本周六)19:00
报名流程1、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