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里有积食的娃,平时会出现3个迹象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8954697.html

导语:小孩的脾胃比较虚寒,遇到吃的食物不合适、不耐受、过量时,就很容易超出脾胃的限度,出现积食,这在中医上也称为积滞。如果孩子有积滞,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表现,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他的免疫力,导致发育滞后等。

小儿“疳积”在中医上是“四大难症”之一,而“疳积”的主要原因就是积食时间太久,小孩容易积食与他先天脾胃虚弱有很大关系,如果脾胃不好,不仅容易积食还会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经常性过敏,便秘,免疫力低下,个头矮小,性格内向等。所以中医上有“脾为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等说法,家长养好孩子的脾,就算养好了孩子的身体。

身体里有“积食”的娃,平时会出现3个迹象,若有1个,尽早重视

1、有口气

有积食的孩子通常会有比较明显的口气,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堆积在脾胃里,导致胃气不能下降,便上升到口腔中,出现食物发酵的味道,一般是酸腐的味道,在孩子早上起床的时候口气会尤其明显。

积食的口气会口腔卫生做得不好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或者口腔卫生不好,一般会是臭臭的味道,而积食的口气是酸腐的。

2、睡眠不好

积食会让孩子的心肝经火旺盛,所以睡眠时会有翻来覆去,眼睛闭不严的情况,也就是中医上常说的“露睛”。

另外,积食会出现中医上的“胃不和则卧不安”,让孩子睡眠质量变差,睡觉容易惊醒,手舞足蹈,喜欢趴睡、跪睡、多梦、说梦话等等,总之睡得非常不安稳。

3、食欲紊乱

在孩子积食最初的时候,会出现食欲不振,对什么食物都不想吃,孩子自己也喊着不饿,如果积食时间长了,孩子会有营养不良的表现,比较典型的就是小孩变得瘦弱,经常说饿,但一吃就饱,肚子胀,消化不良。

常做下面三件事,会让积食加速出现,建议家长早点改掉

1、运动少

中医上讲,脾主四肢肌肉,经常运动能够加强脾胃的功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来讲,人在运动时肠胃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得也快,可以大大降低积食的概率,所以我们也经常发现爱运动的孩子免疫力更好,是因为他脾的功能更强。

2、吃得多

孩子脾胃的运化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吃得太多就会超出脾胃的运化能力,从而导致积食,在中医上经常会告诉家长平时少给孩子吃,尤其在积食的时候,如果小孩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脾胃的负担过重,就容易“百病蜂起”。

3、常骂孩子

孩子的情志也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中医上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如果经常骂孩子会出现孩子的肝木过亢的问题,而肝木过亢又会导致脾土不足,从而出现脾虚积食。

养成两个好习惯,积食的概率会少很多,脾也会慢慢变好

1、医生推荐:日常多喝“健脾消积水”

这里推荐的“健脾消积水”是柳果刺锌,可以冲在温水里给孩子喝,积食的孩子可以适当多喝水,对身体新陈代谢是有一定好处的,柳果刺锌原方出自《千金方》,以柳果、猴头菇、麦芽、山楂、橘皮、山药、鸡内金等食材为主,科学配比,可以消除脾胃中的积食,减轻脾胃负担,全部选择药食同源的成分,对孩子娇嫩的脾胃十分友好。

柳果刺锌可以作为孩子日常的保健方法来用,因为小孩生下来就是气虚脾常不足的,而柳果刺锌又是温和的,所以平时可以选择每周给孩子喝一两次,有效预防积食,减少生病。

2、少吃肉多吃菜

肉类属于高蛋白食物,对消化要求比较高,所以在给孩子吃肉类之前要先判断他的消化情况,若已经有积食了就要严格戒掉肉食,即便是消化比较好,对肉食也要有所控制,不可吃得过多。

蔬菜类的食物纤维含量高,比较好消化,而且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也比较丰富,是合适的食物,可以让孩子经常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lsx/12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