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长得又高又壮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尤其现在是长个儿的黄金季节,爸妈们恨不得把所有营养品都留给孩子吃。但是,你知道吗?生活中很多我们深信不疑的“营养”食物,实际上都是“假营养”!孩子吃了不但不会长高,反而会营养不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年公布了「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其中提到:全球7亿的5岁以下儿童中,约有1.1亿儿童正遭受因缺乏必需营养素而造成的隐性饥饿。这个比例相当于每7个5岁以下儿童中,就有1个正在遭受“隐性饥饿”。
所谓隐性饥饿,通俗点说,就是看孩子吃得不少,但是必须的营养素没摄入多少。根本原因有两点:①饮食结构不合理;②家长们把营养密度低的食物,当做营养食物给宝宝吃了。这两点加在一起,就会导致宝宝的身体长期“吃不饱”。
关于儿童膳食营养及隐性饥饿的问题,了解“病因”才能“药到病除”,而“病因”正是中国儿童普遍存在的几个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习惯1:不吃早餐
调查显示,我国6~11岁儿童中,6.5%不是一日三餐,其中,不吃早餐的现象尤为严重,即使吃,早餐质量也较差。马冠生表示,不规律进食早餐,或早餐食物种类单一,会增加他们超重、肥胖以及患上相关慢性病的风险。与此同时,这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造成“虚胖”和隐性饥饿。
不良习惯2:常吃快餐
我国儿童快餐食用率较高,尤其是西式快餐。调查显示,65%的儿童每月至少食用1次西式快餐。营养学专家黄承钰指出,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快餐,是诱发超重、肥胖的因素之一,食用次数越多,肥胖发生率越高。这种不良的饮食结构会让孩子不能摄取充足、多样化的营养。
不良习惯3:挑食偏食
一项针对我国5个城市名儿童的调查发现,56.8%的孩子存在偏食行为。挑食、偏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和维生素缺乏,也容易伴随其他行为问题。
像这几种常吃的食物,都是“假营养”,也是父母常踩的误区。
1.骨头汤
骨头汤是最受家长追捧的“低营养密度”食物。
骨头汤、菜汤、鸡汤等其他汤类的主要成分就是水,不仅没什么营养,很可能还会吃下很多脂肪。
很多人常念叨“喝汤补钙”,但其实骨头汤中所含的钙也就比白开水高那么一丢丢。要靠骨头汤补充一天的钙,孩子得喝下一卡车的汤。
2.白粥
白粥是典型“低营养密度”食物,75%以上都是碳水化合物。
孩子的胃很小,每一口都珍贵。很多孩子一碗粥灌下去就饱了,无法再进食有营养的物质,怎么可能长得高呢?
3.果汁
水果榨成汁之后,破壁出来的营养素会在氧化后迅速会流失,膳食纤维等重要的营养素还会被丢弃,营养密度将大打折扣。
如果喝太多果汁,不仅没有营养,还会摄入过多的糖分,增加肥胖和龋齿的发生风险。
该怎么解决呢?
膳食平衡,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均衡膳食”是健康的前提,因此宝贝的日常饮食里必须要包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七大营养素,且质量要优良,比例要恰当。其次,“合理营养”是核心。一些食物虽然可口,但并没什么营养,应该让孩子少吃。下面是3个改善孩子营养状况的措施:
①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②足量喝水,合理选择饮食,不喝含糖饮料
③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不让“隐性饥饿”坑害娃,三类食物要吃好
1.主食类
低营养密度代表是白米,高营养密度代表就是:玉米、高粱米、黑米、荞麦等等。现如今,粗粮的营养含量远高于细粮白面。不过,考虑到孩子的肠胃功能薄弱,粗粮相对难以消化,所以粗细搭配更好!这里面,粗粮占比不要超过主食的五分之一,否则会影响孩子矿物质的吸收。
2.蔬果类
蔬果类高营养密度代表:西兰花、菠菜、蓝莓、猕猴桃等。一般而言,固体食物的营养密度大于液态食物。液态食物也就是流质食物,虽然容易被人体吸收,但加工时间较长,且过程中营养素流失大,不如固体食物营养丰富。况且,孩子吃固体食物还可以锻炼咀嚼能力,一箭双雕啊!
3.肉类
高营养密度代表成员:猪肝、羊肉、鸡肉、牛肉等。通常来说,烹调简单的食物营养物质高于烹调复杂的食物。同时,烹饪过程中不要放太多盐和糖,会影响孩子的口味,对身体不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