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
营养不良可能是关键成因
压疮的重要帮凶到底是谁
近日,医院神经康复科收到一锦旗,送出锦旗的是71岁的患者陈阿姨的家属,陈阿姨35年前因“脊神经瘤”压迫脊髓,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卧床至今。两年前,她突发脑梗死,病情加重,出现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长期以来只能依靠鼻饲管进些流食,不仅进食总量远远不足,而且营养结构也极不均衡,导致营养状况不断恶化。由于卧床时间长、营养状况差,陈阿姨的病情又出现新的问题——压疮。
入住神经康复科后,医生计划给她进行人工营养。医生向家属解释道:老人的压疮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首先,老人活动能力丧失,长期卧床,骶尾部皮肤相对压强增加,局部血流受阻,引起受压部位皮肤缺血缺氧,受损破溃;其次,营养不良是压疮形成的最重要的“帮凶”:在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骨骼肌和皮下脂肪耗竭,骶尾部皮肤失去皮下脂肪的减压作用,加速卧床患者压疮的形成;创面修复依靠氨基酸,患者进食受限的情况下,便意味着吃下去的氨基酸也寥寥无几,此时,大量消耗的骨骼肌还会“争夺”甚少的氨基酸。当骨骼肌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它便会掠夺获取食物中的氨基酸用来维持自身功能。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最终使用于修复创面的氨基酸显得更加微乎其微,压疮进而形成、日趋严重且久治不愈。听完医生的解释后,陈阿姨的家属表示理解,当即同意给老人进行人工的被动营养,在医生与家属的齐力协同下,陈阿姨的压疮得到明显改善。
临床上,像陈老太这类意识障碍、丧失自主进食能力的患者很多,对这类患者及时进行营养干预尤为重要,改主动进食为被动营养是最佳方式,希望此类患者对自身状况加以重视。
-END-
供稿丨张玮
审核丨沈静霞
编辑丨沈雁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