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轻饮食,总是青菜水果小心l

北京,某地一处小花圃里,每天一早一晚,总能见到一位皮肤白净、略显丰腴的王阿姨,手提塑料水桶,半桶半桶水的往返,乐此不疲的给花花草草浇水、施肥,从穿着打扮、气质来看不像个园丁,实际上她是附近一家公司的高级白领,先天体质较弱,平素经常感觉无力,身子发沉;平日出入有车、饮食以青菜水果为主、主张轻饮食。

不久前单位体能测试:她握力测量只有17kg,明显低于上肢肌力评估:EWGSOP诊断肌力减少的临界值女性应大于18kg的标准。

医院老年病科肌少症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综合评估后,考虑为肌少症前期;根据她喜欢养花养草的爱好,制定了康复处方:提水浇花、负重行走运动疗法是其处方内容之一,也就是开头大家见到的一幕。

在王琦教授《中医九种体质标准》一书中有记录:具有痰湿质这种体质的中老年女性群体比其他体质类型群体骨骼肌质量差,而这种现象从一些中医论著中对痰湿质体质人群形体特征的描述中也有印证,如《张聿青医案》曰:“第体丰者多湿多痰”,《丹溪治法心要》中曰:“肥白人多痰湿”,《景岳全书·杂证谟》和《幼科发挥》中云“肥人多气虚,脾之气不足则肌肉不生”,均阐释了痰湿质个体存在体脂分布与肌肉质量失衡的形体特征,因此,提示具有痰湿体质的老年女性应属于肌少症的高危人群。

为什么会发生肌少症?

国际肌少症工作组(IWGS)共识,将肌少症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常见原因有:(1)增龄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2)营养不良和废用性维生素D缺乏;(3)老年相关疾病导致活动受限,肌肉废用;(4)炎症和免疫因素导致某些不利于肌肉的细胞因子增加;(5)肌肉成份变化、质量下降。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肌肉的衰老和萎缩是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可以引起骨折以及关节损伤等问题。

大致从40岁起,骨骼肌就开始衰老,数量和质量平均每年减少8%左右,70岁以上更是呈翻倍增长趋势。肌少症常同跌倒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如影随形,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推测全世界目前大约有5千万人罹患此症。预计到年患肌少症的人数会达5亿,由此可见,肌少症将是一个未来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早期筛查及诊断是关键!

握力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握力测试仪器,简单易行安全,常用于筛查。老年人的握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有研究显示,握力每增加1kg,老年人群的总体死亡风险会下降。具体测试多以美国手治疗协会推荐的标准化握力测量指南体位为准。EWGSOP诊断肌力减少的临界值为: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推荐男性握力<26kg、女性握力<18kg。

肌少症主要表现为:(1)活动能力下降,日常动作(如行走、坐立等)完成困难,甚至导致平衡障碍、易跌倒等。(2)肌肉数量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骨折。(3)肌肉功能减退,体重明显降低,活动及握力等力量表现明显下降,下肢屈肌衰退较伸肌显著。而下肢肌力的显著减退直接影响到平衡功能,因此易导致老人摔倒、失能等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

肌少症的评估涵盖肌量、肌力、肌肉功能3个方面的诊断评估标准。有以下3条标准:①肌肉质量减少:目前临床上可通过DEXA仪或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来测定机体的肌肉质量。②肌肉力量下降:这个测量更简单,其中握力就是一个很好的判断肌肉力量的指标。③躯体功能下降:这也是一项简单易测的指标。通过步速、6分钟行走、5次起坐试验等方法,可以得到患者的躯体功能参数。以上三条,满足第一条以及第二三条中的任何一条,即可诊断肌少症。

及早干预与治疗!

目前,肌少症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刚起步,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已达成共识,方案主要包括:

1.运动干预:增强个体肌肉质量及肌肉力量,应该越早干预越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运动疗法有一定效果,可以改善体质、体力、肌肉功能以及身体的移动性和平衡性。研究证实,坚持5个月以上的长期运动锻炼(30~45min/次,3次/周)可以明显改善预后。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静坐、卧床,增加日常活动量,如园艺、旅游、家务劳动、购物等运动方式。

在中青年时期即开始做好肌肉储备,良好的肌肉储备将是一个人步入老年后的一笔巨大财富,肌肉储备不一定让老人活得更长,但能让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躯体功能更好。

2.营养干预: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从蛋、奶、鱼、肉中获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普遍存在,在不能经常户外活动的老年人中更是如此。在老年人群中,筛查维生素D缺乏的个体,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跌倒和骨折有意义。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还缺少以肌少症为适应症的药物,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治疗的部分药物可能使肌肉获益,进而推展可能用于肌少症。

医院肌少症筛查流程

直接挂老年病科普通门诊

符合诊断

肌少症多学科团队介入

康复治疗

营养干预

田志军

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在普外科(胃肠外科专业)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擅长胃肠外科疾病(特别是胃癌、贲门癌、结肠癌等)的诊断和治疗,对胃肠恶性肿瘤的外科处理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lbf/6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