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营养肠内营养对盆底重建联合PPH

本研究为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对直肠脱垂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康复的影响,选取我院行盆底重建联合PPH治疗的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现将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行盆底重建联合PPH治疗的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84例,男32例,女52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7.2±2.3)岁,其中Ⅱ度直肠脱垂患者54例,Ⅲ度者30例;致病因素:便秘引起32例,先天因素32例,混合痔反复脱出10例,肛门外科手术引起10例;依据全国肛肠会议制订的分度标准()确诊为Ⅱ度脱垂49例,Ⅲ度脱垂35例;患者主诉为肛门下坠感或有肛门肿物脱出,用力咳嗽时易脱出,且易嵌顿,常需手托还纳于肛门内;查体示肛提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缺乏,部分患者脱垂肠段可见出血、水肿及糜烂等症状。排除合并肝功能异常、肠道感染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严重原发病、妊娠期及有出血倾向患者。

1.2方法

人选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中Ⅱ度直肠脱垂者28例,Ⅲ度者14例;对照组中Ⅱ度直肠脱垂者24例,Ⅲ度者18例;两组患者肝、肾均正常,性别、年龄及直肠脱垂分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均向患者说明治疗及研究目的,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盆底重建联合PPH进行治疗,术前常规肠道准备,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及甲硝唑保留灌肠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肛门括约肌收缩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保持肛门部干燥;于术后5~6d第一次排便后给予补中益气丸口服。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起即给予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g,pH为6.8,渗透浓度为mmol·L﹣1,提供热量kJ,含蛋白质80g、糖类g、脂肪78g及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禁食其他食物,用温开水溶至mL分次口服,可自由饮水。对照组患者术后每日给予必须液体量mL,氯化钠4.5g,葡萄糖~g,同时补充适量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将营养液混合于三升输液代中,经外周途径10h内输注完毕。术后3d对营养指标进行检测,嘱患者由全流食逐步过度到普食。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LC)、血红蛋白(HCB)水平,患者术后3d排便次数。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ALB、PA、LC、HGB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ALB、PA、LC、HG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患者PA、ALB、LC、HBG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3天PA、LC低于术前(P0.05),ALB、HB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PA、ALB、H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患者术后排便情况比较

患者术后第3天平均排便次数观察组(1.0±0.8)次,对照组为(0.9±0.7)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案有多种,手术是直肠脱垂的有效治疗手段。直肠悬吊联合肛门缩紧术是传统治疗术式,但该方案治疗失败、复发率较高,疗效欠佳。本院采用盆底重建联合PPH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已取得良好疗效,但患者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有待确认。

机体的营养状态对患者手术后伤口愈合及康复具有重要影响,但直肠脱垂患者病情特殊,此类患者多无营养不良及其他基础疾病,加之术后禁食时间短,对该类患者术后多给予常规静脉补液。有研究发现,在直肠脱垂患者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消化功能正常,但不愿常规进食,对该类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补充患者所需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肠内营养可维持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保护肠黏膜生物屏障,并可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的细胞正常结构,刺激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促进胃肠激素正常分泌,进而达到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脱垂患者术后饮食方案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圈术后3d行静脉补液,或给予流食或半流饮食。但有部分患者因恐惧术后排便,拒绝进食,进而影响患者营养状态和吻合口愈合。能全素主要蛋白来源为酪蛋白,包含矿物质及维生素,是营养均衡的全营养支持配方,患者食用后肠道内无或有极少量残渣存在,进而降低粪便生成及排便次数,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观察组术后第3天患者PA、ALB、LC、HBG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盆底重建联合PPH治疗的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维持患者营养状态,利于患者康复。对照组术后第3天时PA、LC低于术前,提示盆底重建联合PPH虽对机体创伤较小,但仍会影响患者营养状态;且观察组术后第3天时LC水平高于对照组,证实盆底重建联合PPH治疗直肠脱垂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维持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两组患者术后3d平均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肠内营养支持不会增加患者术后的排便痛苦,使患者更易于接受。

综上,肠内营养支持可效改善盆底重建联合PPH术后直肠脱垂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原作者:王常生,曹秀芬,张瑶,杨邢泽,何梅,马莉,王慧娟

原作者单位:河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yhz/7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