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损伤的危害
盆底肌吊床受损后弹性变差,吊力不足,网内的器官便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性障碍,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不和谐、慢性盆腔痛、粪失禁……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小科普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一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器官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和功能异常。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阴道痛、慢性盆腔痛、粪失禁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
初期表现: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下腹坠胀感、尿频、便秘。
中度表现:尿失禁:咳嗽、打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漏尿;盆腔脏器脱垂(子宫、膀胱、直肠等):阴部由下坠感,阴道发胀不适,伴有小腹胀痛,腰背酸痛。
重度表现:尿失禁:站立时都会发生尿失禁;盆腔器官脱至阴道外口,走路时经常会摩擦到,引起溃疡、化脓或子宫肥大等问题: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主要有:
1.妊娠及分娩损伤;
2.腹压增加,如慢性便秘、咳嗽、打喷嚏、长时间进行举重等增加腹压的训练;
3.先天发育异常;
4.衰老,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薄弱、松弛;
5.营养不良,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阴道及尿道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哪些人应该进行盆底肌筛查?...1、产后女性:
随着怀孕时胎儿对盆底肌的压迫,分娩时盆底肌的扩张,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后妈妈的盆底肌肉都会受到损伤,阴道壁也失去原有的紧张度。这些改变和损伤在产后虽然能恢复一些,但很少能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
2、绝经期女性: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盆底组织会变得更加薄弱、松弛。因此中老年后更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需要进行盆底肌的评估和恢复训练。
3、备孕女性:
盆底肌力的训练可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通畅,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有助于受孕。还可以强化盆底肌肉的弹性,让分娩更顺利,减少阴道组织撕裂的风险,预防产后尿失禁和子宫、阴道脱垂。备孕二孩的妈妈,更应在怀孕前对自己的盆底功能做好评估。因为再次妊娠,会使原来有的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等症状加重。
4、想得到更佳的性生活体验:
据资料显示:产后因盆底肌松弛导致性生活不满意的人群达到70%以上,训练盆底肌有助于拥有更好的阴道肌肉控制力,使自己和对方得到更好的性生活感受。
5、久坐办公室、肥胖、便秘女性:
久坐久站,会导致肌肉松弛,盆底血液循环不畅,盆底肌肉松弛。慢性便秘、咳嗽、肥胖,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应进行盆底肌肉的评估,发现问题尽早训练。
未完待续。。。。。。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