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折的流行病学
1、骨折发病率及死亡率
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随着我国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交通伤、建筑伤和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快速增加。
李宁华等人[1]对中国五大行政区例5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国内部分地区50岁以上人群总骨折患病率为26.6%。其中男性24.6%,女性28.5%,髋部骨折患病率为1.9%,前臂骨折患病率为4.0%,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3.3%。
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高发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该类骨折发病人数逐年上升,预计到年全球每年发病人数将达到~万[2]。据报道,髋部骨折后1年死亡率为22%~29%[3]。
除中老年人骨折外,儿童亦为骨折易发人群。有研究发现,欧洲小儿骨折的发病率为1.33%~3.61%[4]。而我国儿童人口基数庞大,治疗分散,病例搜集困难,故鲜有我国小儿骨折发病率的相关报道。骨折不仅给儿童带来极大的痛苦,还易引起并发症,如果误诊、漏诊或治疗不当,会形成畸形愈合,甚至肢体残疾,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生活质量,应给予足够重视,做好预防[5]。
2、骨折的主要病因
(1)暴力作用
①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发生骨折。
②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作用或肌收缩使肢体受力部位的远处发生骨折。
(2)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的应力作用于骨骼的某一处,使之发生骨折。
(3)骨骼疾病
有病变的骨骼,受到轻微外力时即断裂,称病理性骨折。如骨髓炎、骨肿瘤、严重骨质疏松症等病变骨骼发生的骨折。
3、骨折的分类
(1)依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①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②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2)依据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可分为:①不完全骨折:裂纹骨折、青枝骨折;②完全骨折: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骨骺分离
图横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图
(3)依据骨折复位后是否稳定可分为:①稳定性骨折,如横形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纹骨折等;②不稳定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二、骨折的临床症状
1、骨折的临床症状
(1)全身表现:休克、发热
(2)局部表现:
①骨折的一般表现: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与淤斑、功能障碍
②骨折的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
③骨擦音或骨擦感
(3)并发症
2、骨折的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骨折专有体征,即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中的一种,即可诊断为骨折。但未见此三种体征时,也不排除骨折。此外还应采用X线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骨折的类型和位移,判断骨折的破坏程度。
三、骨折的治疗方法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AO组织的骨折治疗原则[6]:(1)通过骨折复位及固定重建解剖关系;(2)按照骨折的“个性”使用坚强或弹性固定重建稳定;(3)采用细致操作及轻柔的复位方法以保护软组织及骨的血供;(4)全身及患部的早期和安全活动训练。
1、康复治疗
治疗运动系统创伤的目的是完全恢复病人肢体的功能,其中康复治疗很重要,不仅包括传统的物理、中医治疗,同时也应包括职业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工作者的参与,以能够提供全面、长期、关键的康复指导。
2、营养治疗
通过营养治疗,补充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营养成分,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康复。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骨折,突然的刺激都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膳食,造成营养失衡,降低机体抵抗力。
骨折患者的合理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与肌肉活力的恢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骨折患者的营养代谢和营养不良
1、营养代谢特点
(1)消耗增加:骨折后短时间内机体出现明显的代谢分解,因蛋白质、脂肪的消耗,使得体重减轻和负氮平衡。
(2)需求增加:骨折愈合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以满足骨折及创伤组织修复的需要。
(3)吸收减少:创伤固定术后患者需要制动,因运动减少而可能使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收到影响,由此而发生营养不良[7]。
(4)矿物质元素流失:长期卧床患者,会造成肢体失用性萎缩,使骨矿化物含量下降,同时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受到影响。骨折患者骨钙会溶出并经肾脏排出,造成骨质疏松,即失用性脱钙[8]。
2、营养不良
骨折患者由于手术创伤、炎症反应、术后卧床及心理负面情绪等的多重影响,存在营养物质损耗过多问题,患者的生活规律被改变,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受到干扰。
研究发现[9],骨折后由于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肠道吸收能力差,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便秘等,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的能力低下、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问题,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老年骨折患者呈增多趋势,老年骨折手术占骨科手术中占55%[10],老年骨折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35%[11],说明随着老年人自身生理功能减退,创伤应激对其营养状况影响大,应尽早给予合理营养支持以改善临床结局。
五、骨折患者的营养干预
医学营养治疗推荐意见主要如下:
骨折患者的能量需要较之正常时略有增加,可根据患者疾病进程、代谢状态进行调整。蛋白质供能所占比例为15%~20%,以优质蛋白为主。
脂肪供能占能量摄入量的25%~30%,可适量增加植物油的摄入,有助于缓解便秘。
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比例为50%~65%。
骨折等创伤固定术后,组织的修复和生长将消耗较多的钙、镁、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应及时补充。
特康药业集团
特康药业集团把国民健康放在首位,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专业安全有效的特医食品,力争全面发展成为国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的领先者,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金特康顾愈复合营养粉
本品配方参考中国DRIs标准、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设计的骨病患者全营养配方食品。配方中富含多种骨折、骨病康复人群所需的营养成分,科学配伍,采用先进工艺,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生产。
(1)高蛋白、高钙,适合骨折病人、骨病康复人群
(2)全营养配方,为骨骼再生提供充足的原料
(3)骨胶原蛋白肽能促进骨代谢、促进新骨形成
(4)酪蛋白磷酸肽能促进钙、铁、磷等矿物质吸收利用
(5)动植物蛋白多重搭配,富含必需氨基酸纠正负氮平衡
(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患者的骨矿物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7)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合成
(8)25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常微量元素
参考文献:
[1]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等.中国中老年人群骨折患病率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
[2]吕厚辰,唐佩福.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评价[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
[3]LundeA,TellGs,PedersenAb,etal.Therol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