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科中事,三言两语普知识记协和m

8月18日中午12:00,午饭时间,医院教学楼3层大厅却座无虚席,人声鼎沸。在座的所有观众均在等待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医学“大餐”——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科普大赛。

老年医学科普大赛“打哪儿来”?

6月中旬,医院老年医学科、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共同主办的“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科普大赛”开始面向全国老年医学领域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征集报名参赛。征集令一出,老年医学“江湖高手”纷纷踊跃报名参战,报名主题涉及老年医学特点、营养干预、衰弱、肌少症、全人管理、改善脑功能等老年医学领域中的各方面重点内容,精彩纷呈。

后经过主办方筛选,来自全国的6位青年医师成为老年医学科普大赛决赛选手,并于8月18日在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中进行科普能力大比拼!

科普大赛都科普了啥?

综合评估、全人管理——老年科与专科的区别

医院老年医学科王宁

王宁大夫从一个82岁老爷爷的病例讲起:刘老最近3个月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抬高下肢可好转。近2周症状加重,口服利尿剂浮肿好转,但因头晕、血压低不能耐受。应用弹力袜后刘老的浮肿症状明显好转。那么,对于专科而言,治疗到此就结束了。但对于老年科却非如此。

老年科是全人管理模式,不仅仅是治疗躯体疾病,同时会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包括老年综合征、躯体功能状态、认知情绪情况以及家庭社会支持。通过综合评估,可以发现老年人的营养状态、跌倒风险、平衡和运动功能、痴呆问题、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等情况。

刘老的综合评估结果提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能力轻度受限,需要被照护,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目前良好,社会家庭支持有力。针对刘老的存在问题,我们对其进行了个体化地营养指导、预防跌倒方法的宣教。那么到此,我们老年科的治疗才暂告一个段落。

老年医学科VS专科之谁与争锋

医院老年医学科张任飞

大妈甲:“医院看病可真不容易”、“我血压高,睡觉不好,大便也不通畅,浑身关节哪儿都酸痛,这不,拍了这么多片子也没看出来啥毛病,所以今天挂了这么多科的号”

大妈乙:“你这都是老年病啊,怎么不看看老年科?”

大妈甲:“现在还有专门的老年科么?都是看什么病的?”

大妈乙:“具体我也说不好,咱们一起去问问老年科的张大夫!”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就医看病问题凸显,老年科也应运而生。老年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而且他并不是老年+内科学的简单叠加,他研究的范围更广泛、更深入。老年医学模式是多学科团队参与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照料。

老年科在处理老年病人时需要专科的技能,比如在看一个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需要心内科和内分泌的的知识技能来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合并复杂、重症专科疾病的患者还需要多个专科进行会诊,商讨诊治方案。专科在老年病人时,同样需要老年科的评估,比如一位需要进行股骨头置换但同时合并冠心病的老人,就需要老年科医生对其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后的辅助康复治疗,使手术风险降低,并更好的维护功能及保证生活质量。

欲速则不达——认识再喂养综合征

医院老年医学科张宁

“大夫,老人吃不下东西,给输点液吧!”“大夫,我不在乎钱,脂肪乳、白蛋白,对我身体好的多给我用些吧!”“大夫,老人住进来几天了,怎么还没有输液呢?”

面对长期消瘦、食欲减退、乏力、衰弱、营养不良、骨骼肌减少等老人,上述的要求可以满足么?张宁大夫给出的答案是“No”!机体经过长时间饥饿或营养不良,处于分解代谢状态,体内电解质、维生素贮备耗竭,当重新摄入营养物质,尤其是短时间内输注大量葡萄糖溶液后,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合成代谢迅速增强,钾、镁、磷和维生素的血清浓度出现明显下降,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即再喂养综合征。

老年人进食不足≥5天即有可能发生再喂养综合征!并且,营养不良的老年病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达48%。

先少后多,先快后慢,先盐后糖,逐步过渡。既要注意到能量的缺乏,也要注意到电解质和维生素的缺乏。让我们一起来预防再喂养综合征。

增强脑功能,延缓脑衰老,你也能做到!

医院神经外科孔祥溢

虽然是全场唯一一名非老年医学科选手,但孔大夫一上场便展示了不俗的实力。他提到:老年人常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欠灵敏、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是因为人到一定年龄,脑组织、脑细胞逐渐衰老不够用了么?还是因为年轻时存储的东西太多以致于大脑装不下而罢工了?

其实,人类大脑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复杂、最有效、最完善的资讯处理系统,有亿~亿脑细胞,一生可存储万亿条信息,但很遗憾,绝大多数人的脑细胞一生只动用了3%~5%。假如能把大脑功能开发一半,那就可掌握30门外语、攻下40个博士学位。生物界普遍的原理是“用进废退”,大脑越用越灵,越不用越衰退。

孔大夫给出了5条延缓脑衰老的对策:1.加强体育锻炼;2.坚持学习用脑;3.保持良好情绪;4.避免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伤害大脑;5.重视脑营养。

万能的鱼油?

医院老年医学科孙铭遥

广告中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号称“血管清道夫”的鱼油,也就是真的如其宣传的一样好么?孙铭遥大夫“引经据典”,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和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发布的权威指南为证据,告诉我们,在冠心病、卒中、心衰和房颤的一级预防方面,AHA并未推荐使用n-3脂肪酸。我国《年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到:“n-3脂肪酸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安全性好,但目前国内的n-3脂肪酸都为保健品,尚无高纯度的n-3脂肪酸类药物上市,低剂量n-3脂肪酸的降脂作用弱。”

其实,服用这些所谓的深海鱼油保健品,还不如直接吃深海鱼!

存钱不如存肌肉

医院老年医学科张鹍

当人年龄到70岁左右时,身体3~4成的肌肉已经消失了,老人易跌倒、容易出现压疮,生活自理能力亦下降。造成肌肉减少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和运动减少、激素水平下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及慢性疾病和炎症状态。所以,为防止老年人肌肉流失,要会吃(优质蛋白)、会补(维生素D+钙剂)、会运动。其中,每日蛋白质摄入1.0-1.5g(Kg·d);维生素D~IU/d、钙剂mg/d;运动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建议30分/天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步/日)或2次/周抗阻力运动(坐位抬腿、举哑铃)。

良好的肌肉储备是步入老年的财富。存钱不如存肌肉,让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躯体功能更好!

科普大赛最后谁得奖啦?

本次老年医学科普大赛设置了“老年医学圈”的专业评委团和代表社会大众的媒体评委团,负责评选本次比赛的最终获奖名单。评委们对科普大赛表达了由衷的赞扬,一起看看评委们的风采和寄语吧:

评委们及其寄语

专业评委团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于普林

医院老年医学科刘晓红宁晓红

医院老年示范病房王媛

安徽省干部保健委员会沈干

媒体评委团

北京晚报贾晓宏

今日头条网站王敬霞

健康界相海权

获奖名单

老年医学科普一等奖孔祥溢

老年医学科普二等奖张任飞张宁

老年医学科普三等奖孙铭遥张鹍王宁

科普大赛的评委都说了啥?

“30年前,真正属于老年医学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很少,虽然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但这个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瓶颈状态,没有人想到还要做科普。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老年医学的科普大赛,这说明我们老年科的医务人员们已经有了科普的理念,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继续努力,用我们老年医学团队的整体力量,让老年患者人群、大众以及其他学科的医务工作者都了解老年医学,让我们老年医学团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于普林教授

“自年起,中国医学论坛报与医院老年医学科刘晓红教授团队合作,创办‘协和老年医学专栏’,广受读者喜爱。从这个方面可以了解到,老年疾病和老年患者的特点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yhz/6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