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头部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93000.html
李伶伶,满族,年生,肢体一级重度残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三级,曾用笔名“天空的天”。在《北京文学》《民族文学》《天池小小说》《百花园》《中国作家》《羊城晚报》《啄木鸟》《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转载,部分作品入选百余部年选及作品集。出版小小说集《起舞》《羊事》《数学家的爱情》等。作品《数学家的爱情》入选高考语文试题;作品《翠兰的爱情》被选入美国大学教材,并由李伶伶本人改编成30集同名电视剧,在河北卫视等台播出。先后荣获“葫芦岛好人·时代楷模”,“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年小小说十大热点人物,第二十六届“东丽杯”梁斌小说奖小小说类一等奖,第六届“茅台杯”《小说选刊》提名奖,第八届小小说金麻雀奖、中篇小说《春节》获“《民族文学》年度奖”等。
小小说《翠兰的爱情》由李伶伶本人改编成30集同名电视剧
《翠兰的爱情》原载《天池小小说》年10期,《小说选刊》年11期转载。之后在著名制片人俞胜利先生指导下,年由作者自己改编成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制片人:俞胜利,导演:牛建荣),年11月拍摄完成,年6月16日在河南都市频道播出,年9月12日在河北卫视播出,年9月16日在山东齐鲁频道播出,年10月14日在青海卫视播出。
电视剧《翠兰的爱情》获河南都市频道“地标联盟国剧收视贡献榜·优秀剧目奖”,获山东齐鲁频道“地标联盟国剧收视贡献榜·优秀剧目奖”。
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李伶伶卷
目录
数学家的爱情
翠兰的爱情
羊事
墙上的牛肉面
从来没想过写作会带给我这么多(创作谈)
李伶伶和她的微型小说帮我讲好中国故事/穆爱莉
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家自选集《数学家的爱情》李伶伶著河南文艺出版社
数学家的爱情
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利。一次,他跟一个刚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的饭钱应该是79.80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的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元和80元能划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小气,为两角钱也能跟人吵一架,这样的日子她可过不了。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会比赛谁算得更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在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老板娘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老板娘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于是,数学家帮老板娘算账,女友帮核实,老板娘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了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元,女友说是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老板娘算,老板娘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老板娘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老板娘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元钱,老板娘找给他18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老板娘,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老板娘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老板娘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老板娘算账,老板娘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两个人结婚了。结婚那天,咖啡厅全体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老板娘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很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老板娘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老板娘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数学家不能原谅老板娘,执意跟她离了婚。老板娘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原载《天池小小说》年,《小说选刊》年3期转载,并获得第六届“茅台杯”《小说选刊》提名奖。)入选试卷: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先后入选: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广西桂林中学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学科网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年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小说和散文阅读》1-中华考试网年高二下语文—百一测评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提分训练考向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年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跟踪训练第三部分专题一第一节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起舞》李伶伶著延边人民出版社年4月翠兰的爱情
翠兰看上了村里的单身汉马成。马成媳妇没了,自个儿带着儿子过,翠兰男人没了,自己带个女儿过,俩人走到一起,多好的一家!翠兰托媒人去马成家说媒,媒人回来说,马成不同意。翠兰问为啥?媒人吞吞吐吐不想说。翠兰直着急,让媒人尽管说,媒人才说,马成说翠兰太厉害,不敢娶。翠兰一听,心里这个气,心说,你越不敢娶,我还偏要嫁给你!翠兰家的米快吃没了,地里的活太多,她没时间去买,就想让谁上集帮她捎一袋回来。正在街上等着,马成骑车子过来了。翠兰叫住他,问他是不是上集去?马成说是。翠兰就说,那你帮我买一袋大米吧。马成因为拒绝了翠兰,再见到她,有点不好意思,正犹豫呢,翠兰说,咋,求你这点儿事都不行?马成忙说行,骑着车子逃也似的离开了。翠兰去地里干活,把大门从里面锁了,从后门走的。中午回来见大门被人动过,就知道肯定是马成送米来了,没能进来。翠兰洗洗手,换件衣服,想去马成家取米,想了想,又没去。吃了饭,歇一会儿,又去地里干活了。晚上翠兰刚吃过晚饭,就听见有人敲大门,马成的声音在外面喊,翠兰,翠兰。翠兰没作声,听了一会儿,没动静了,才脱衣服睡下。第二天一早,翠兰早早去了马成家。到了他家,也不进院,隔着墙喊:马成,马成,你昨晚是不是去我家了?那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能听见。翠兰喊完了就在外面等。马成还没出来,马成的邻居桂芳先出来了,看见翠兰,脸一沉,转身又回去了。翠兰见桂芳这样,就知道媒人说的是真的。媒人说,马成之所以不同意和翠兰的亲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心里惦着桂芳呢。桂芳男人也没了,桂芳对马成也有意思,可桂芳的家人不同意,俩人的事就一直悬着。桂芳已经回自个儿屋去了,马成才出来。见是翠兰,就说,我昨天给你送两趟米,你都没在家。翠兰说,我昨天在地里干一天活,晚上吃完饭,到吴二婶家坐一会儿。马成也没细究,就把大米送到翠兰家。早饭后,翠兰又去地里干活,在地里碰见吴二婶。吴二婶悄声问她,你跟马成啥时候到一起的?翠兰说,二婶你可别乱说。吴二婶说,我怎么是乱说呢,马成上你那去,谁不知道啊。翠兰笑着也不辩解。没过多久,翠兰听说桂芳和马成闹僵了,桂芳说马成心不诚,和别的女人不清不白。翠兰心里喜,可表面上却显得很焦急,她去找马成,问他传言是不是真的,桂芳是不是在说她,她可以跟桂芳解释清楚。马成说,不用解释,越解释越不清。夏天还没过完,桂芳就嫁了,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马成再也见不到她了。马成很失落,经常望着桂芳住过的院子发呆。翠兰见马成这样,也不去打扰他。秋天说来就来了,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恨不能一下子就把庄稼都收完。翠兰也忙,她割完了豆子想割高梁时,发现镰刀坏了,就去马成家借。一进院就听见一阵哭声,是马成的儿子小东。马成没在家,小东饿了,想自己泡碗方便面吃,结果把暖壶弄倒了,暖壶里的开水把小东的手烫伤了。翠医院跑,医生把小东受伤的手包扎好了,马成才赶到。马成心疼地看着儿子,想抱抱他,被翠兰一把推开了。翠兰说,有你这样当爹的吗?把孩子的手烫成这样!说完,抱起小东就走。马成在后面跟着,几次想接过小东,翠兰都不给。翠兰把小东抱回了自己家,马成也要进来,被翠兰挡在了门外。晚上马成来接小东,小东不回。小东说,翠兰婶做的饭比你做的好吃。马成想进屋去坐会儿,被翠兰拦住了。翠兰说,太晚了,你就别进去了。小东住在翠兰家不愿意走了,马成来接了好几次,小东都不回。马成说,这孩子,真不懂事。翠兰说,大人比孩子还不懂事。说完,又要关大门。马成说,等等,等等,你怎么总不让我进门呢?翠兰说,我的门,可不是那么随便进的。马成愣了愣,没说话,走了。当天晚上,媒人就来了,来替马成说媒。翠兰笑了,一脸的幸福。原发《天池》年10期,《小说选刊》年11期转载;入选《中国当代小小说双语读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穆爱莉教授主编。年由作者自己改编成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制片人:俞胜利,导演:牛建荣),年11月拍摄完成,年6月16日在河南都市频道播出,年9月12日在河北卫视播出,年9月16日在山东齐鲁频道播出,年10月14日在青海卫视播出。电视剧《翠兰的爱情》获河南都市频道“地标联盟国剧收视贡献榜·优秀剧目奖”,获山东齐鲁频道“地标联盟国剧收视贡献榜·优秀剧目奖”。
《羊事》李伶伶著延边人民出版社年4月
羊事
谷雨守了一夜,天亮时,母羊终于生了。生了三只小羊羔,谷雨又喜又愁。喜的是三只小羊羔都挺壮实,出生没多久,就能走了。愁的是,母羊只有两个奶头,不够分,要想让三只小羊都活下来,只能给其中一只喂牛奶。谷雨家没有奶牛,要喂牛奶只能去买。这样一来,喂大一只小羊的成本就增高了,不合算了。以前出现这种情况,谷雨总是扔掉一只最小的羊羔,可是这次,三只小羊羔一般大,他哪只都舍不得扔。
这时邻居冬至来他家借东西。谷雨问他,你要小羊羔吗?冬至看着刚出生的小羊羔说,这么小,能养活吗?谷雨说,精心点儿,能养活。冬至说,那你咋不养?谷雨说,我的羊太多了,操心不过来。这样,冬至就抱走了一只小羊羔。
第二天,冬至又把小羊羔抱回来了。谷雨以为冬至不要了。冬至说,不是,我爹有病住院了,医院陪他,没时间喂羊。你先帮我喂几天,行不?谷雨说,行,你安心照顾你爹,羊的事包给我了。冬至放下小羊,医院。
谷雨帮冬至喂小羊羔,喂的是买来的牛奶。小羊羔很能喝,开始一天三袋,后来四袋,再后来五袋。冬至拿来的一箱奶,三天就喝完了。因为冬至没来取羊,谷雨又买了一箱。冬至爹的病不好治,医院陪他爹,谷雨就一直帮他喂小羊。直到三个月后,小羊羔都能吃草了,冬至爹的病才好,冬至才回来。
谷雨看见冬至回家了,说,冬至,你不来看看你的羊吗?冬至就跑过来看他的羊,发现羊长大了好多。冬至说,这么大了呀?谷雨说,是,都能吃草了,你拉回去吧,再养两个多月就能卖了。冬至说,这么快呀?谷雨说,要是不想让它下羔子,小羊出生五六个月就能卖,大了反而不好卖。冬至说,这样啊,我明天得去帮我表弟盖房子,等我帮他盖完房子,再把小羊拉回去,你再帮我喂几天行不?谷雨说,行。
冬至走后,谷雨媳妇问谷雨:你真打算让冬至把小羊拉走啊?谷雨说,当然了,那是他的羊。谷雨媳妇说,可它是咱们喂大的。谷雨说,那也是他的羊。媳妇说,可是买牛奶的钱算谁的?喂大这只小羊,咱们一共买了13箱牛奶,35元一箱,一共多块钱,这钱谁出?谷雨说,当然是冬至出。媳妇说,他要是不出呢?谷雨说,不能。
一晃又是半个多月,冬至还没回来,谷雨一直帮他喂养小羊。谷雨每天都去山上放羊,出去的时候把冬至的羊也带着。到了山上,挑草嫩的地方让它吃。晚上回来喂料时,总是多给它些,生怕它长不大。看见有别的羊欺负它,还帮它把羊轰走。谷雨对它格外用心,因为他觉得,这是冬至的羊,不能亏待了它。
这天来个买羊的。买羊人一眼就相中了冬至那只羊,问谷雨多少钱卖。谷雨说,你给多少钱啊?买羊人说,六百。谷雨说,不卖。买羊人又仔细看看羊,说,我再加一百,七百。谷雨还是说,不卖。买羊人说,这个价可以了,我是想回去做母羊才给这么多的。谷雨说,这是好羊,好羊的价格就得比别的羊高。买羊人说,你真会卖东西,这样,我再加一百,八百,不能再多了。谷雨笑了一下,说,你先等等,我去问问冬至,这是冬至的羊。
谷雨给冬至打电话,问他卖不卖羊。冬至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是你的羊,你说了算。谷雨就跟买羊人说,先不卖,等冬至回来再说。
买羊人走后,媳妇跟谷雨说,要不,咱们把这只小羊留下做母羊吧,你看它身体多结实,将来肯定很能生。谷雨说,可这是冬至的羊。媳妇说,他又没喂过,都是咱们喂的!谷雨说,那也是冬至的羊!
冬至回来后,谷雨让冬至把羊拉回去,冬至不拉。冬至说,我怎么好意思拉呢,我都没喂过它。谷雨说,那也是你的羊。谷雨把羊送到冬至家,冬至又送了回来。谷雨又送了过去,冬至又送了回来。
看着这只送不出去的羊,谷雨很头疼。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只羊,养也不是,卖也不是,最后,把它杀了。杀得媳妇很心疼,谷雨也很心疼。
谷雨把羊肉给冬至送了过去。晚上,冬至送来了羊肉钱。谷雨不要,冬至硬把钱留下了。
看着冬至送来的钱,谷雨心里忽然很疼。他后悔当初送小羊羔给冬至,他跟冬至这么多年的感情,竟被一只羊给毁了。
李伶伶和《翠兰的爱情》制片人俞胜利
墙上的牛肉面
老康是康记牛肉面馆的老板。他每天都会为街上的乞丐、流浪汉或者吃不起面的人免费提供两碗牛肉面,这事小城人几乎都知道。但是来吃免费牛肉面之前,必须先洗个澡,这个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老康媳妇不理解,并且极力反对。免费给大伙吃面,她不反对,这是修好积德的事,可是为什么要让人家洗澡啊?老康媳妇说,咱家开的是面馆又不是澡堂,你让吃面的人洗澡,是不是为隔壁那个臭女人着想?老康的面馆隔壁是个澡堂,开澡堂的是个风韵犹存的寡妇,老康的面馆没有洗浴间,所以此举确有照顾寡妇生意之嫌。老康的面馆生意很好,虽然价格略贵,但是面里肉多料足味儿厚,每天来吃面的人很多,有人甚至从远处坐公交车来吃,就为吃这个味儿。免费牛肉面也供不应求,每天都有人来吃。吃前,老康都要跟人解释吃面的规则,说的次数多了,有点累,就把规则写在了一个小黑板上,挂到了墙上。墙上贴着一朵朵的小红花,每一朵红花都代表着一碗面。老康每天都会贴上去两朵,偶尔有好心的客人也会捐一朵两朵的。来吃免费面的人,洗完澡,拿上一朵小红花就能吃面了。有人对老康的做法提出非议,说吃面是不花钱,可是洗个澡要花五块钱啊。老康说,花五块钱吃一碗二十元的面,也挺合算啊。非议的人说,可万一人家没有五块钱呢?没钱洗澡,你是不是就不让人家吃面了?你这慈善做得是不是有点变味啊?老康一愣,之后修改了免费吃面的规则,要洗澡不变,不过可以拿着小红花去隔壁澡堂免费洗澡。这回没人非议了,可是老康的媳妇更恼火,免费吃面不说,还要倒搭钱让人家洗澡,面馆照这么开下去早晚黄铺。老康在乡下生活的母亲病了,老康想把她接到城里来,母亲不肯,老康就把面馆交给儿子,回老家看望母亲去了。走之前,他特意看了眼墙上的红花,红艳艳的一大片。老康很欣慰,这说明最近来店里吃免费牛肉面的人少了。儿子的手艺跟老康不相上下,把面馆交给儿子,老康一百个放心,所以在老家陪母亲住了一个多月。老康回来时黑了也瘦了,媳妇看着直心疼,埋怨他不早点回来。老康问店里的生意咋样,媳妇笑着说,咱儿子的手艺真不错,大伙都夸,说得了你的真传。老康笑了。媳妇随后又气恼地说,就是来蹭面吃的人多了,有的人竟隔三差五地来吃一碗,好像咱家的面馆是为他开的!说没有免费面了也不走,就在门口站着,你说气人不气人?老康说,怎么会这样?说着起身去看贴红花的那面墙,发现墙上的红花一朵也没有了,再仔细看黑板上的提示,关于洗澡的字样也被擦掉了。老康说,都怪你不让他们先洗澡。媳妇说,洗澡跟吃面有啥关系?老康说,洗完澡吃面,那叫赴宴,不洗澡吃面,那就是一碗果腹的食物而已。媳妇没听明白,说,怎么叫赴宴?老康说,我们去吃别人的宴请之前,是不是都要洗个澡,好好打扮一下?这样既体面,也是对别人的尊重。那些长期在街上乞讨或流浪的人,他们长时间不洗澡,也许忘了自己的样子,洗个澡,没准能唤醒他们,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人,不是街上的猫狗。我是把他们当朋友请他们吃面,不是当乞丐施舍给他们。你想想以前是不是很少有人第二次来吃面?媳妇仔细回想后点点头,说,洗澡这么重要,你以前为啥不说?我还以为你看上隔壁那女人了呢。老康说,我敢说吗?你那破嘴跟漏斗似的,万一被他们知道了,没准儿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老康说着找到粉笔,把关于洗澡的规则又写到了黑板上。李伶伶和小小说《翠兰的爱情》责编、《天池小小说》主编黄灵香参加第六届茅台杯颁奖仪式
与辽宁省作家协会安排的孙春平导师在一起
从来没想过写作会带给我这么多(创作谈)
很多圈外人知道我,是因为我的微小说《翠兰的爱情》被改编成了30集电视剧。这可能是微小说领域里第一篇被改编成长篇电视剧的微小说,也应该是电视剧史上第一部由微小说改编成的长篇电视剧。这是一个奇迹。俞胜利老师看到这篇微小说后,很喜欢,从杂志社那里要来的我的电话,说他想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视剧。我不会写长篇小说,也不会写中短篇小说,只会写两千字内的微小说。他了解到这些情况的同时,也了解到我生活在农村,坐在轮椅里。要是换个人,知道我是这种情况,可能就撤了,但是他没有,他换了个思路,让我围绕这个故事写30篇小小说。然后没定交稿时间,也没定故事框架,让我随便去写。正是这份宽容和信任,让我写出了这30篇微小说。他看后很满意,让我接着写剧本。我不会写剧本,也没学过。他说剧本很好写,鼓励我试试。就这样,一个从没写过剧本的我,写出了一部30集的电视剧本。我不但学会了写剧本,还被剧本的稿酬改变了生活,从农村搬到了城市。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感谢俞胜利老师,他用金子般的善心,为我打开了新生活的大门,让我领略到了另一种生活的风景!写到这儿,我很感慨。因为我从来没想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我,一个被为病魔缠绕的我,能有这样的一天!我患有肌肉萎缩症,学名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5岁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被迫辍学,当时正在大学读书的二哥怕我寂寞,省下伙食费给我买了几本世界名著。我从此接触到了文学,一头扎进了文学的世界里。1年,我有了可以代步的轮椅,第一次去城里玩,在县城的杂志店与小小说相遇。从此迷上了小小说,也开始了我与写作的甜蜜旅程。我从来没想过写作会带给我这么多,不但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还让我认识了这么多有爱心、有善心的老师。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才有我的今天。我唯有更努力地生活和写作,才能回报这么多的爱心和帮助!(节选自李伶伶小说集《起舞》后记,有改动)图为穆爱莉(左一)和俞胜利(左二,电视剧《大宅门》《翠兰的爱情》制片人)、黄灵香(右一,《天池小小说》主编)一同去辽宁葫芦岛看望李伶伶
李伶伶和她的微型小说帮我讲好中国故事
[美国]穆爱莉
(作者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微型小说研究学者)
李伶伶生于中国东北农村,15岁时患肌肉萎缩症辍学,5年开始写作,如今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微型小说界霍金式的榜样和标杆,年被评为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我是从7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