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和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CIMF)主办、华夏国际产科大会组委会承办的BirthChina华夏国际产科大会第二日的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进行。会议5:早产:诊断与预防
JoeLeighSimpson教授: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早产在高收入的国家的发病率是5-10%,而在低收入国家发病率更高,美国畸形儿基金会研究和全球项目高级副总裁JoeLeighSimpson教授分析了早产的流行病学并对早产的发病因素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早产的再发率可接近30%,并与前次早产的孕周有关。目标患者特定危险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表面上相似的HIC和相似的健康及护理系统却出现不同的PTB率。想要显著减少早产率需要对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并考虑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
RobertoRomero教授:早产的诊断及相关问题
大会主席、美国密歇根大学RobertoRomero教授指出,超声检查宫颈长度时,需要测量三次并去除最小的数值、每次测量最短观察3分钟、识别羊水污物。研究发现,宫颈管长度对于早产的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宫颈管长度30mm,早产风险将低于5%,因此宫颈管长度30mm的妇女不需要应用宫缩抑制剂、重复的糖皮质激素医院。足月分娩孕妇妊娠期间子宫颈阴道的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浓度基本不会50ng/ml。所以RobertoRomero教授建议,足月分娩前宫缩的妇女,如果其宫颈管长度≥30mm,则其早产可能性低(2-3%);如果宫颈管长度30mm,则需要检测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LuisCaberoRoura教授:宫颈子宫托在预防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早产中的作用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LuisCaberoRoura教授分析了对宫颈缩短的单胎或双胎的早产预防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孕期发现宫颈管缩短且具有早产风险的产妇使用子宫托是安全有效的。在双胎的研究中,发现子宫托可以减少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
BirgitArabin教授:子宫托在早产预防中的作用
德国马尔堡大学母胎医学和产前诊断及学术委员会负责人BirgitArabin教授讲解了子宫托在早产预防中的作用。对于未来的诊断以及治疗,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宫颈夹角联合宫颈管长度的测量,能够提高预测自发早产的准确度。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宫缩抑制剂/抗生素可能没有作用甚至有害。筛查病例并行程序化分析后,新生儿不良结局和极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当采用筛选后数据作为依据时,子宫托组分娩时间间隔更长。持续应用的治疗效果更好。
EduardoBorgesdaFonsecajs教授:宫颈及孕酮
巴西妇产科联盟围产期分会主席EduardoBorgesdaFonsecajs教授讲解了孕酮预防早产的研究,对于名孕妇进行了早产筛查,并对宫颈较短的孕妇使用了阴道孕酮。强调早产不是简单的“提前生产”,宫颈缩短患者应用孕酮可以降低45%的早产率,且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KeungYoungLee教授:宫颈环扎术vs孕激素在预防早产中的作用
ACOG指南指出,择期宫颈环扎术用于既往发生2次及以上不明原因中孕期流产或早产者,对于在12-14周发生不少于2次胎儿丢失或早产者,尤其是既往发生中孕期胎儿丢失且符合宫颈环扎指证者,可采取择期宫颈环扎术(HIC)。翰林大学医学院KeungYoungLee教授建议:使用孕激素和宫颈环扎术预防早产,低危人群不需要环扎,仅需监测其宫颈长度及使用孕激素。
会议6:早产:管理新进展GerardH.A.Visser教授:宫缩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重复治疗:批判性的评价
宫缩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是产科最常用的两种药物,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GerardH.A.Visser教授指出,宫缩抑制剂可以使妊娠延长多达一周,但不会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因此宫缩剂仅在有早产医院转诊途中,以分娩时产妇宫缩过强导致胎儿窘迫,需要紧急终止妊娠时建议使用。对于即将早产分娩的孕妇,及时给予激素治疗可以改善新生儿预后。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分娩前激素治疗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激素治疗仅用于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
JonBarrett教授:早产儿及早产双胎该如何分娩
足月双胎妊娠的胎儿发病率较单胎妊娠的发病率增加,使得产程和产时风险增加。多伦多母胎医学专家JonBarrett教授分析了评估双胎最佳分娩方式的众多文献,比较第二个胎儿和第一个胎儿的结局;比较经阴道分娩和经剖宫产分娩的胎儿结局;比较计划的经阴道分娩和择期剖宫产的胎儿结局,以此探讨最佳的分娩方式是哪一种。
ShilbaNambiar教授:硫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
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Perdana大学ShilbaNambiar教授阐述了硫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她指出,循证证据已证实:给予早产孕妇产前硫酸镁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子代脑瘫和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但这项措施迟迟未应用到临床实践中。ShilbaNambiar教授详细分析了硫酸镁应用的相关证据,希望硫酸镁的临床应用可以早日步入正轨。
庞汝燕教授:医院的做法和经验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庞汝燕教授将医院的做法和经验与在场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
会议7:剖宫产与产后出血:当前的困境MichaelRobson教授:降低剖宫产分娩的策略
皇家妇产科医学院院士MichaelRobson教授对于剖宫产率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不能仅仅
TakYeungLeung教授:臀位外倒转术
臀位外倒转术(ECV)可有效且安全的减少足月臀位的发生率,但在大陆的使用较少。香港中医院TakYeungLeung教授通过视频对臀位外倒转术进行了演示。使用宫缩抑制剂后,行ECV的成功率在初产妇中可达60%,在经产妇中可达80%,并且进行ECV并不增加死产的风险,是安全可行的。
JosePalaciosdeJaraquemada教授:预防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CEMIC医院JosePalaciosdeJaraquemada教授指出,使用促宫缩药物是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最好方法,使用简单的机械按摩手法也可以减少意料之外的产后出血。推荐使用简单的技术进行充分的止血,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使用确切的方法控制出血。
AndreaTinelli教授:瘢痕子宫:病理改变及意义
任何影响子宫肌层完整性的操作均会导致瘢痕的产生,形成子宫的薄弱区域。意大利萨伦托大学实验肿瘤与病理医学研究委员会永久成员AndreaTinelli教授对于子宫瘢痕的病理意义进行了分析,虽然我们对一般的伤口愈合过程有所了解,但对于子宫肌层细胞在伤口愈合过程的作用以及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干细胞分化尚不清楚,有待进行更多的研究。
AntonioMalvasi教授:剖宫产手术缝合方式的循证学依据
剖宫产术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产科操作,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医学院AntonioMalvasi教授通过剖宫产瘢痕的研究,揭示出:剖宫产子宫肌层缝合可减少神经递质的损伤,子宫下段的预后较好,未来可尝试VBAC。
CNPurandare教授:剖宫产子宫切除术:仍然有指征?
Figo主席Purandare教授做了剖宫产后子宫切除的精彩学术报告。在产科实践中,剖宫产子宫切除术依然是一项手术适应证稀少的操作。所有产科医生应该特别
杨慧霞教授:胎盘植入诊断与综合处理
杨慧霞教授认为在做胎盘植入时,需要做好术前评估,包括:在孕34-36周进行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医师重复评估胎盘的位置和植入的程度,医师团队进行病例讨论,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方案和存在子宫切除的风险,由多学科合作共同完成手术从而减少出血。随后杨教医院所做止血带联合子宫下段蝶形环形缝合的手术详细步骤:围术期对胎盘进行定位,术中分娩胎儿;取出胎盘,使用止血带对子宫下段进行捆绑;行环形蝶式环扎术。
程利南教授:产后避孕与母亲安全
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所长程利南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非常有效的策略。我国临床常规规定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时间是2年。产后避孕应结合女性的个人喜好、文化背景、性生活状况、哺乳情况等综合评估女性的避孕需求。医务人员必须抓住产后一年内各个关键时机切实落实避孕方案。
会议8:非典型问题和分娩导致的盆底组织损伤DanFarine教授:肥胖症患者的分娩
多伦多大学DanFarine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肥胖症患者的分娩的相关专家意见。他指出,肥胖产妇发生巨大儿和肩难产的风险增高,在进行胎儿监护和宫缩监护时存在困难,其进行气管插管的失败率增加,VBAC的成功率下降,发生血栓的概率增加。因其无法进行紧急剖宫产,因而对于肥胖产妇的产程管理需要掌握并发症的概率,完善管理计划,并
RobertoRomero教授:羊水栓塞和产后感染性休克:如何诊断和优化管理?
羊水栓塞综合征是产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RobertoRomero教授指出,TNF-α是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媒介,在治疗时胎盘自身可产生一种抗炎性抗原,抑制中性粒和单核细胞激活,对炎症的治疗不应仅仅局限于妊娠期。
JimDornan教授:阴道分娩后盆底组织损伤的预测评分系统
阴道分娩会或多或少地引起潜在的或明显的盆底损伤,阿尔斯特大学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JimDornan教授指出,我们需要基于风险评分个体化地给女性一些证据,以证实阴道分娩是安全合理的途径。因此使用预测评分系统UR-CHOICE,可以识别出适合阴道分娩的女性和应该避免传统分娩方式而选择剖宫产的女性。
HansPeterDietz教授:盆底组织的超声影像学及其临床重要性
悉尼大学尼频悉尼医学院HansPeterDietz教授强调了盆底组织的超声影像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耻骨直肠肌于耻骨附着处撕裂以及肛门括约肌损伤可以通过产科影像科的设备检测出来,使得产后对分娩损伤进行综合评估成为可能。HansPeterDietz教授亦分析了经会阴的4D盆底超声对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损伤的评估。
学术探讨精彩花絮
精彩的大会在众人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专题会前会带给大家关于孕产妇营养/产科新技术/医院管理/安全分娩相关的思考,两天的正式会议更是分为8个部分,带来产程管理/母儿安全/产后出血等相关问题的深入剖析与解读,来自国际的权威观点以及全新视角带来与会者对产科有待完善之处以及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要做“防火员”而不是“救火员”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BirthChina的中国首秀让国内的专家学者都收获颇多,让我们在产科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共同期待下一届华夏国际产科大会!
摄影记者:孙国伟
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稿件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
征稿涉本学科各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
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