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69426.html
笔者就国内外文献中FI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估方式及预防对策做一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地对ICU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提供参考依据。
1、FI的定义
FI是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临床问题,主要与胃肠道消化、吸收、运动功能障碍有关。关于FI的定义描述不一,年Blaser等发表的荟萃分析共检索篇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研究,只有72项研究明确定义了FI,其临床表现有43种之多,主要可归纳为三大类:(1)胃残余量增加;(2)胃肠道不适症状,如上腹不适、呕吐、反流、腹胀、腹泻;(3)未能达到目标喂养量。各研究“达标”的界定亦不同,4项研究以未达目标量70%~90%为FI,两项研究则以实际能量供给少于~kcal/d为准。FI最常用的定义是基于肠内营养期间胃残留量的抽吸,但选择的阈值在不同研究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缺乏对FI的一致定义,限制了医护人员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可推广性。理想情况下,公认的FI定义应该为:(1)可用于床边进行动态评估;(2)允许早期检测FI;(3)促进经过验证的治疗/管理策略的使用。
2、FI的影响因素
2.1疾病相关因素
不同原发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是影响胃肠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重症患者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因脓毒症、胃肠疾病、心血管疾病原因收入ICU的患者FI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0%、34.2%、43.7%。葛世伟等研究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越高,病情越重,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越差。Nguyen等[6]研究表明,许多喂养不耐受的重症患者都会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增高,表明高血糖是胃肠动力紊乱和胃排空延缓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肥胖、严重创伤、烧伤、腹部手术、未处理的腹腔或腹膜后感染、严重高颅压等也会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增加FI的发生。
2.2药物因素
重症患者使用的一些特殊药物会对胃肠道产生影响,导致FI的发生,尤其是镇静、镇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会导致十二指肠逆向蠕动,从而引起胃排空延迟。镇静药异丙酚会导致患者胃排空延迟,加速肠扭转,并且使用剂量越大,胃肠动力障碍越严重。另外,较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胃肠道血流的调节具有不良影响,可干扰胃肠运动,导致FI的发生。然而Mancl与Muzevrich指出去甲肾上腺素虽然是治疗重症患者的首选血管活性药,但其对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不大。此外,Lübbert研究表明,抗生素会导致重症患者FI的发生率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发生FI。危娟等研究表明,钾制剂是重症患者F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钾制剂渗透性高,不仅对胃肠道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而且会使得胃肠内液体增多,导致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