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是我国原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物,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均具有很强的抗胆碱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为明确盐酸戊乙奎醚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医院麻醉科主办,围术期医学论坛协办的友谊麻醉系列讲座《盐酸戊乙奎醚的临床药理和应用》于年4月9日晚在线上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薛富善教授、医院麻醉科姜丽华教授、医院麻醉科高金贵教授、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杨金凤教授及安徽医院麻醉科刘学胜教授。
姜丽华教授以《盐酸戊乙奎醚的再认识》为题,从盐酸戊乙奎醚的药理学作用、临床应用优势、对各器官的保护作用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策略进行了精彩分享。
01
盐酸戊乙奎醚的肺保护作用
盐酸戊乙奎醚可有效拮抗M1和M3受体,减轻肺微血管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气道阻力,并通过抗胆碱能作用增加通气量。基础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盐酸戊乙奎醚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水肿患者。
02
盐酸戊乙奎醚的心脏保护
盐酸戊乙奎醚可通过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稳定细胞膜、溶酶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膜结构、减少溶酶体的释放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产生等途径发挥细胞保护作用,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03
盐酸戊乙奎醚的脑保护作用
盐酸戊乙奎醚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患者脑组织微循环,有助于改善CPB术中脑氧供需平衡。
04
盐酸戊乙奎醚的肾保护作用
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扩张肾血管,改善肾灌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05
盐酸戊乙奎醚的肠道保护作用
盐酸戊乙奎醚可通过稳定细胞膜、抑制细胞凋亡,提高肠黏膜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显著改善肠黏膜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也可以通过减轻肠组织炎性反应,改善肠道微循环,抑制肠道对创伤的应激反应。
姜教授提出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虽为同类药品,但也存在明显不同,阿托品的主要功效为提高心率,而盐酸戊乙奎醚临床应用要以其特殊的临床效果为目的,除此之外,盐酸戊乙奎醚仍有许多适应证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高金贵教授从抗胆碱药物发展史、盐酸戊乙奎醚特点、盐酸戊乙奎醚对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的作用、盐酸戊乙奎醚在麻醉领域的临床应用、抗胆碱药物在急诊及ICU的临床研究等角度分享了《盐酸戊乙奎醚的临床药理和应用》。
01
盐酸戊乙奎醚有利于患者呼吸道管理
盐酸戊乙奎醚有利于呼吸道管理,降低麻醉意外及风险。盐酸戊乙奎醚具有较强的兴奋呼吸中枢作用与呼吸道解痉作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同时对抗迷走神经兴奋,有利于术中、术后呼吸道管理。
02
盐酸戊乙奎醚能够减少患者误吸风险
误吸是导致麻醉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急诊手术患者及儿童,更容易发生误吸。盐酸戊乙奎醚通过阻断胃M受体,抑制胃平滑肌收缩减少食物反流所引起的误吸的发生。
03
对抗新斯的明拮抗肌松中的不良反应
盐酸戊乙奎醚对M2受体作用不明显,在有效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同时,又不引起心率、血压的变化。由于盐酸戊乙奎醚半衰期长,对于一般术程的患者来说,术前给药同时可兼顾术后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不良反应。
04
盐酸戊乙奎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盐酸戊乙奎醚能够增加营养性冠脉血流量,预防缺血性心肌损伤和再灌注损伤,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左心室功能。
高教授表示,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高效、安全、中枢作用突出、快速、持久的选择性抗胆碱药物。
精彩的分享之后,薛富善教授、姜丽华教授、高金贵教授、杨金凤教授、刘学胜教授就盐酸戊乙奎醚的临床应用及器官保护作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总结会议尾声,由友谊麻醉系列讲座主持嘉宾薛富善教授对本次学术交流活动进行总结,薛教授对参与本次活动专家们精彩专业而切题的讲解分析进行了感谢和赞扬,本次讲座受到广大同道的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