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飞
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皖南医学院兼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社区卫生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老年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安徽省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安徽省全科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老年医学分会委员,铜陵市委保健委员会保健专家。
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老年共病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老年心血管疾病、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及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对老年综合征的评估和诊疗有较高的造诣。
1
为什么说老年人存钱不如存肌肉?这得从我国人口老龄化说起。据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3%。面对“银发浪潮”滚滚而来,不仅是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将凶猛增加,而且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均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然而,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千辛万苦一辈子,到了晚年,仍然千方百计地为子孙操劳奉献,却忽视、甚至漠视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老人即使已经出现健康问题,仍然不引起重视,任其发展。
近年来,老年医学发展较快,尤其是对老年综合征或老年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进展。其中,老年人极其常见而又常被忽视的骨骼肌减少症,简称肌少症(sarcopenia),已成为老年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肌少症包括三个要素:肌肉量的减少,肌肉质(肌力)的减弱,肌肉功能减退。老年肌少症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均造成持续、进行性损害。
2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肌少症?肌少症的生理变化1 增龄性改变:人类的身体在20~40岁时达到结构和功能的最高峰,随后开始出现生理功能的下降,肌肉的质和量开始降低,脂肪储存加速。20~40岁人群如果进行肌肉耐力的训练,那么II型肌纤维的功能可能会维持在比较好的状态。2 激素的变化:60~70岁年龄组,女性面临更年期的变化,对男性来说也有激素水平的变化。雄性激素对肌肉的增加、肌力和肌肉的功能有重要作用。3脂肪储存增加:除了肌肉质和量的变化外,老年人脂肪的储存逐渐增加。主要是消耗能量少,过剩热卡以脂肪存储下来。
4 老年人消化功能的降低,会出现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不足,会动用肌肉作为蛋白质来源。70岁以上的老人尤显明显!即使运动合理,肌肉增加蛋白合成的能力也会减少。肌少症和营养的关系肌肉与营养密不可分,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如果膳食中保持高蛋白摄入量(1.0-1.5g/kg/d),虽然肌肉量在减少,但减少的程度远远低于低蛋白摄入量人群(每天摄入0.7g/kg体重),如果每天蛋白摄入量低的话,就会有更高的肌少症发生的风险。肌肉和蛋白质几乎可以画等号。
肌少症与慢性疾病01骨质疏松说起骨质疏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骨骼和补钙,而不是肌肉和蛋白摄入。但是,骨密度很大程度上受肌肉强度的影响,也就是说,真正决定骨密度的是肌肉的力量。因此,骨质疏松时补钙别忘补蛋白、强肌肉。有研究显示,65~70岁左右的老年人卧床10天,瘦体重降低9%左右。卧床之前与卧床6~10天比较,氮平衡越来越向负的方向发展,肌肉合成肌蛋白的能力降低了44%,最大氧耗减少50%以上。从肌肉的质量方面考虑,简单换算一下,10天的卧床,相当于正常15年的老龄化。
02糖尿病糖尿病与肌少症的关系非常复杂。胰岛素抵抗导致高糖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异常。而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降下来的糖分绝大部分又变成了甘油三酯,储存在肌肉细胞里,这样就引起肌肉本身质量的下降。
3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有多高?危害有多大?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肌少症在患病率方面存在差异,但均显示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65-70岁人群患病率约为13%-24%,80岁以上患病率为40%-50%,且男性高于女性(60-69岁:男性10%,女性8%;80岁:男性40%,女性18%)。
老年肌少症危害性严重,跌倒、致残率高。研究显示,肌少症男性患者中,致残率是健康人的3.6倍,女性是健康人的4.1倍。跌倒和需要器械辅助行走率高于健康人。肌少症还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感染、营养不良、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4
如何识别和诊断肌少症?1 握力测定:使用握力计,优势手握2次,取成绩最好1次。男性为≤26Kg,女性≤18Kg。2 6米步速试验:<0.8m/s。3 金标准:DEXA测量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musclemassindex,SMMI)=ASM(Appendicularskeletalmass,ASM)/身高平方。男性≤7.0Kg/身高平方,女性≤5.4Kg/身高平方,即可诊断肌少症。5
如何干预阻力训练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摆脱过往因生理老化与慢性病缠身不适合老年人的争议与惶恐,成为一种安全又有效的运动。阻力训练可以抵销因年龄在生理上所带来的老化,尤其是肌肉与骨骼方面,适时地增加肌肉质量与骨质,避免肌肉流失症与骨密度流失。老年人的阻力训练每周3-5次,中等强度,30分钟以上,可选择俯卧撑、哑铃、杠铃以及仰卧起坐、两头起、引体向上、蹲跳等,不同老人应根据自身状况结合喜好选择适宜的抗阻力训练,综合有效且安全的方式应在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
此外,老年人还需要坚持柔韧性训练、耐力训练,增加身体运动的耐力和协调性。
抗阻力运动
1补充蛋白
补充足量的必需氨基酸对肌肉量和质量有明显的益处。研究显示,卧床患者普通饮食会导致瘦体重下降,如果在饮食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则可以维持瘦体重。如果在减肥的病人里,加入高于15%的蛋白,则可让她在减重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脂肪,维持瘦体重,如果蛋白摄入不够,体重反弹的机会就会明显升高,应尽量减少机体把骨骼肌分解出来作为氨基酸原料的机会。
每天最好摄入1.0-1.5g/kg左右的蛋白。最好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一样一半,荤素搭配是最佳的方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鸡蛋、家禽类、鱼虾及大豆作为蛋白摄取的主要来源。美国和欧洲多用蛋白粉。特别要提到的乳清蛋白(wheyprotein)被称为蛋白之王,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等特点,是公认的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能够刺激骨骼肌肌肉蛋白的合成,适用于老年人。
2补充脂肪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比较推荐多不饱和脂肪酸。
3补充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需要能量时随时需要动员的营养素,从进化角度来讲,最佳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是蔬菜和水果,既提供了碳水化合物,还提供了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还有植物营养素和膳食纤维。
4补充其它营养要素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营养干预
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HMB是支链氨基酸亮氨酸的代谢产物,具有促进肌肉蛋白合成、抑制肌肉蛋白分解、降低炎症反应、稳定细胞膜等作用。现有研究证实HMB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对年龄相关的肌少症和一些合并症引起的肌肉质量和/或肌力下降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可以通过加强运动干预对肌少症的疗效。
基础疾病的干预,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
合理用药
戒烟限酒,足量饮水,生活规律,健康宣教、预防跌倒等。
生活方式改善
总结:老年肌少症是常被忽视但又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老年综合征,肌量的减少、肌质(肌力)的减弱及肌肉功能减退将导致老年人跌倒、致残、致死风险及并发症等明显增高,生活质量下降。
如何减少或延缓肌少症的发生,还老年人一个健康的体魄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老年医学工作者和老年朋友一道,利用家庭、社区及社会各方有益因素,积极行动起来,存钱不如存肌肉,让老年人的夕阳红更加绚丽多彩。
各位网友朋友可以给我们留言,
届时,医院专家医生
选取部分留言进行一对一解答哦!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