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中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使其活动范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跌倒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比冠心病、糖尿病带来的损伤更大。在跌倒的人中,大概有10%会出现不良的严重后果。特别是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有些老人会因此残废,大约50%的人不能再动了,而且一年内的死亡率能达到20%。
此外,跌倒致残后,老年人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容易便秘、生褥疮:即使没有不良严重后果,老人也可能因为跌倒一次而害怕外出活动,从而出现精神萎靡、抑郁状况等。
摔跤对一般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老年人却经不起摔跤,即使是慢慢的滑倒、轻微的外伤,也会造成骨折。老年人容易骨折的内在原因是由于衰老,骨生理发生变化,骨密质逐渐变薄,骨松质的骨小梁逐渐变细变小,也就是常说的老年骨质疏松病。骨质疏松使骨头的结构变得脆弱,承受外力的能力差,因此即使很小的外力也可以引起骨折。外在原因是老年人运动的灵活性降低,四肢力弱,行走不稳,视力不行,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遇到紧急情况,无法保持身体平衡。这些内在和外在的不利因素,造成了老年人容易骨折的现象。但这不是必然的,只要平时多加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还是可以预防骨折的发生。
所以我觉得这个常见病有必要从病因到诊断提供一个科学的梳理,也可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进行调整的方法和手段。
1、骨质疏松症状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2、骨质疏松病因
骨质疏松症除了主要与绝经和老年有关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外,还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常见疾病有:
(1)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1型、2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Cushingsyndrome)、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泌乳素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2)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3)慢性肾脏疾病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
(4)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脏疾患、营养不良症、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等。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高雪病和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等。
(6)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症、僵人综合征和肌强直综合征等。
3、骨质疏松诊断
双能X线吸收法(DXA)的测定值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临床上推荐的测量部位是腰椎1~4、总髋部和股骨颈。T值=(测定值-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人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4、氨基葡萄糖碳酸钙胶囊的功效作用
本品为天然保健食品,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具有增加骨密度的保健作用。
5、氨基葡萄糖碳酸钙胶囊增加骨密度的原理
氨基葡萄糖碳酸钙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氨基葡萄糖。碳酸钙是含钙量最高的一种补钙制剂,钙吸收率可达39%,增加骨密度;盐酸氨基葡萄糖通过刺激粘多糖的生化合成及增加骨骼钙质的摄取,提高骨与软骨组织的代谢功能与营养,亦能改善及增强滑膜液的粘稠度,增加滑膜液合成,提供关节润滑功能,本品可阻断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防治疾病进展,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抑制及消退关节变性形成。
6、氨基葡萄糖碳酸钙胶囊的建议服用方法
每日5粒(早晨2粒,晚上3粒),口服。
7、氨基葡萄糖碳酸钙胶囊主要成分及成分分析
主要成分:碳酸钙、盐酸氨基葡萄糖、酪蛋白磷酸肽、硬脂酸镁。
成分分析
碳酸钙:
含钙量近40%,副作用小,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吸收率较高,与牛奶相似,碳酸钙是列入国家药典的钙剂,是中国营养学会首推补钙剂,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钙制剂。
盐酸氨基葡萄糖:
通过刺激粘多糖的生化合成及增加量骨骼钙质的摄取,提高骨与软骨组织的代谢功能与营养,亦能改善及增强滑膜液的粘稠度,增加滑膜液合成,提供关节润滑功能,本品可阻断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防治疾病进展,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抑制及消退关节变性形成。
温馨提示:以上防治建议为公司经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总结方法,医院正规治疗手段的辅助治疗和日常保健治疗,更多详情请向专业医生咨询。如病情严重,医院全面检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祝您健康。
老年人摔倒,家庭成员处理的科学方法:
卫生部于年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1、意识不清,立即拨打急救
1)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2)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
3)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4)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5)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2、意识清楚:
1)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2)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医院进一步处理;
4)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5)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6)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
7)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
8)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家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垄沟里刨食的是汉子,病床上数钱的是傻瓜
结怨不如结缘,栽刺不如栽花
富贵不如福态,高寿不如高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