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
冰毒在澳洲已经泛滥,
最可怕的是,
毒掌正伸向你的孩子...
真的不要以为已经将孩子保护的很好,
这样的情况下,
要更加处处小心!!
统计数字
过去五年内,澳洲14岁到19岁的毒品依赖者增加三倍,
15到24岁的毒品使用者高达59,人。
目前,最小的吸毒上瘾者仅6岁!!!
人人会想,6岁?!!!
怎么可能,
父母怎么带孩子的!?
根据澳媒报导,在昆州已经发现,冰毒被做成棒棒糖或冰棒的样子,用来吸引小孩,在校门口兜售。兜售贩子对孩子称,只是普通糖果不用大惊小怪。然而,糖内冰毒的含量却是能立即上瘾的剂量。
小学孩子在校园内,糖果互相传递,您能察觉这是冰毒吗?
“拐骗小女孩,毒贩子会把冰毒做成可爱的粉红色的小熊形状,男孩就拿免费试吃包。内含剂量会让孩子,非常非常快速的上瘾。”曾经有过冰毒毒瘾的JNorman和AndreaSimmons称。
包装成这样的糖果,孩子能分辨出有“毒”吗?你能分辨出任何异样吗?学校能察觉孩子们正被毒品毁掉吗?
校园内传递的毒品,与市面上、电视上看起来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经常食用的零食外貌。
校园内弥漫冰毒犯罪统计局最新数据称,过去5年内,在维州公立和私立学校被捕的毒贩数量已经上涨了近一倍。与吸毒和持有冰毒相关的犯罪率也增加30%。
维州校园中发生了起与毒品相关的事件。
其中,警方认为有起与维州小学、初中或基础教育学校相关。从年到年,校园中与毒品相关的犯罪事件上升了40%。
校园涉毒案中有65%的案件发生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点至下午5点间。
墨尔本内城郊区一所著名学校的学生向同学兜售毒品,交易时间就在课间时间和午餐时间,而操场则是众所周知的毒品交易场所。
犯罪统计局也证实,学校操场是毒贩们和吸毒者们在晚间或周末进行交易的场所。
中小学内。。。这样的糖果很像市面上草莓口味的跳跳糖,却含冰毒。还有不同口味的,吸引着孩子。
孩子吃下之后被紧急送医,因为幼小的身躯无法承受这样强烈的毒品。
糖果可能一开始在孩子间相互传递,慢慢上瘾之后,孩子可能会偷钱或向父母要更多的零用钱来购买。
是的,
毒贩子丧尽天良!!!!昆州教育厅数据显示,年,共有名学生受到非法毒品影响而受学校处罚,年人。
过去3年,3多名昆州州立学校的学生都因为与非法毒品的问题有关而被停学或退学。
年,10年级的学生有人因毒品问题而被停学或退学。
非法毒品惹上麻烦的小学学生事件也达到了34起,甚至还有3年级(8岁孩子)的学生卷入其中。
去年黄金海岸的中学毕业狂欢活动中,共68名未成年人涉嫌毒品被捕,50人因吸毒送医急救。
维州警方称有些小孩才10岁就被发现已经染上毒品。
一名14岁小孩向警方承认他在11岁时就已经开始染上冰毒;10岁小男孩在维州某地发现吸毒及持有毒品;14岁墨尔本小女孩因吸食海洛因与毒瘾作斗争;数十名学生因为警方毒品调查而被停学甚至退学;有些孩子在学校露营的过程中吸毒后被送医等等案例还有很多。
孩子在吃了含有毒品的糖果之后,很快会上瘾,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他们被利用在校园兜售“糖果”作为得到“糖果”的报酬。
是的,
毒品贩子都是天杀的!!!!犯罪统计的数据显示,42%的澳大利亚人曾经吸食过毒品,常态化的吸毒现象,目前澳洲是吸食冰毒全球第二大的人群,全澳冰毒瘾君子约27万!!
昆州StGeorge小镇,共3居民
这个小镇以毒闻名,小到10岁的孩子,功课做累了,父母让他吸点毒,就有精神了!
未成年人吸毒,年纪越小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越大,尤其在脑部产生的将是永久性的损伤。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染上毒品1生活规律发生改变,晚上不睡觉,白天起床难。
吃饭没有规律,厌食。有的人有明显的口臭或体臭,体重大幅下降。
2行为发生明显改变。
突然变得懒散,不爱动丶孤僻丶自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
3身体上的改变。
食指和中指间皮肤颜色常变黄;盛夏时节不敢穿短袖上或裙子,这是由于注射感染和化学性反应,导致皮肤上有注射针眼或皮肤脓肿、感染、溃疡及坏疽,静脉注射吸毒者几乎都有类似的表现。
4不明用途的经济支出增多。
要零花钱的频率增加,一旦染上毒瘾,时间一长,购买毒品就成了问题,常常会向亲属、朋友等编出各种借口借钱,一旦问及,又往往找出各种理由搪塞或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5朋友圈发生变化。
如果发现孩子远离了原来的朋友圈,经常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或他所交的朋友中有吸毒者,他染上毒瘾的危险就相当大。
6健康状况下降。
吸毒品会造成身体器官、神经系统的损伤,主要表现有:厌食,明显消瘦和营养不良,身体继发感染性疾病,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等。
一旦发现孩子染上毒品怎么办?1.保持冷静,保持冷静,保持冷静!!!
2.走进孩子的内心,尽量避免惩罚或说教。
3.开始倾听
4.理解“为什么“
5.把爱和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