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面孔让我们感动,
有一些瞬间让我们震撼,
有一些温暖的画面,
一直停留在你我心头……
本刊记者从年的新闻中,搜集整理了22个“小故事”,它们都发生在最普通的人们身上,却有着相似的非凡之处——瞬间感动你我。
奔涌的城市暖流
常听到有人抱怨世态炎凉,人心冷漠,但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生,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能让你我感动。城市中,总有一股暖流,温热你我的心。
1全国首例!徐州美女捐髓救“巴铁”
12月5日早上8点,徐州捐献者"星星",在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今年10月,江苏省红十字会告知“星星”,她与一名巴基斯坦患者配型成功。“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生命都是一样的,能去帮助就尽量去帮人家。”“星星”说。
2终于等到你,10万元巨款找到失主
8月20日,52岁的环卫工施绪德在打扫卫生时拣到了10万元巨款。28日,民警通过摸排找到失主。失主姓李,骑电动车丢失巨款后,怕影响家庭关系迟迟没有报警。李女士想给施师傅一万块酬谢,但被施师傅谢绝了。施绪德拾金不昧,徐州市环卫处授予他"年度环卫工人好人奖"。
3女子摔倒伤势重,众人施援手
7月17日早8:00左右,在徐州汽车总站西门,一名女子穿着雨衣骑电动车,后面带着孩子,雨衣被路桩挂住,摔倒在地。路人把她的腿扶过来一看,骨头都呲出来了。徐州汽车总站稽查科副科长王洪亮赶紧拨打,医院车辆都派出去了。他赶紧把自己的车辆开过来,交警王雷声也来到现场,不少热心市民及时帮忙止血。车辆打着双闪,一路绿灯,医院救治。
4全城搜寻“黄金熊猫血”
12月19日,徐州市六院消化科的周医生向媒体求助,她接诊的陈先生消化道出血,因为血型是极度罕见的熊猫血,急需输血!12月22日,54岁的黄先生,在看到女儿转发的求助信息后,一大早就赶到了徐州市血液中心。黄先生说,今年因为住院,他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是这种罕见的熊猫血血型。当天上午11点15分,可以缓解陈先生病情的毫升救命血采集到了。
岁大学生病逝,捐器官救6人
11月21日,在脑肿瘤清除手术前一晚,23岁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震鸣跟父母说:“如果我下不了手术台,你们帮我把器官全部捐掉吧。”12月4日,是张震鸣进行器官捐献的日子,器官协调员马无瑕说:“我协助过这么多家庭捐献,从来没有像震鸣家这样让我心疼,让我不忍心告诉他们脑死亡的消息。”捐献器官手术前,全体医护人员向小张鞠躬致敬。
张震鸣今年夏天已完成实习,签好了工作单位。然而,他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却在这个夏天戛然而止。
6被拐徐州28年后,母子圆梦回家
11月26日凌晨,朱军已带着年迈的母亲和妻儿一起登上了回家的列车。28年前,年仅6岁的朱军与妈妈因为轻信他人,被人贩子拐骗,几经辗转来到徐州邳州。如今,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多方接力下,朱军找到了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高桥村的家。
守护者的忠诚
这是一座和谐平安文明的城市,因为有他们在身边。这群人守护着徐州,在不经意间留下的瞬间,总是让人感动。这种瞬间,我们需要无数个,你、我、他,都是都市的守护者、歌颂者。
7为了清凉,空调安装工成夏日“蜘蛛人”
7月27日上午10点,室外气温36度。室内,空调安装工杨勇扛起重达80斤的空调外机,放到窗台上,窗外站着的张官接过后,一使劲儿,将外机放上了阳台,随后开始安装、抽真空等后续操作,在此过程中,两个人脸上的汗珠,始终没断。而这,是入夏以来,俩人安装的第台空调。张官说:“凌晨1点多钟才回到公司,早晨5点多又出发了”,为的只是尽快让顾客享受到空调的凉爽。
8社区医生跪地按压0余次
监控视频显示:12月6日下午3点许,一位老人昏倒在黄河丽景小区门前的路边,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男子跪在旁边为其做心肺复苏。白衣男子一边催促围观群众拨打,一边不停为昏迷男子做心肺复苏。大约10分钟后,昏迷老人的情况有所好转。视频中跪地救人的医生名叫袁敬平,医院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老人昏迷的医院只有二三十米,袁敬平听到呼救后立刻展开急诊救治。
9公交司机自制祝福牌祝福高考学子
6月8日,高考第二天,媒体记者在公交11路车上看到了暖心一幕——一块高考祝福牌挂在车厢里,让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驾驶员黄坤对记者说,他感觉到这些孩子这么多年来学习很辛苦,就想发自内心的给他们送去一个祝福,愿他们都能心想事成,取得一个好成绩,给他们加点油,打打气。
10青年乘车突然发病晕厥司机乘客协力助其脱险
4月25日早上,20路公交车刚刚行驶到南三环高架桥上时,一位乘客突发疾病,晕厥后跌倒在车厢内。司机王苏东发现此危急情况后,动员大家一起来帮助发病男子。乘客有的第一时间扶住发病男子,有的拨打了。公交车驶离南三环高架桥后,王苏东立刻和乘起将发病男子抬下了车。此时,发病男子逐渐清醒过来并恢复了意识,原来该男子是癫痫病复发,被随后赶来的家人接走。一个忙碌的早高峰,一位突发疾病的青年,一名热心司机,一车热心乘客,在紧急时刻,正是他们齐心协力,让一个昏厥的生命重新苏醒!
11公交司机突发心脏病,坚持停车后倒下
3月16日下午,邳州公交司机谭英刚在行车途中突感不适,由于车流密集,他强忍痛苦把车开出约1公里,稳稳停在站台后再也坚持不住,心脏骤停,瞬间昏倒!正巧乘客饶帅是医生,第一时间为其进行心肺复苏。他说:“当时整个人歪倒在座椅上,我发现其颈动脉搏动消失了,就意识到情况非常危险!”虽几经辗转,多方施救,终因医治无效于11月10医院去世,年仅46岁。
1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呆萌“小小兵”与警察互敬礼
10月1日,二岁七个月的金道羿,准备乘高铁去景徳镇看爷爷奶奶,早上在徐州高铁站偶遇在国庆节值班的警察蜀黍,主动向心中最崇拜的警察蜀黍敬礼,警察蜀黍也很高兴地和他握手,并回敬礼,留下了最美丽的瞬间!
最是爱的感动
是爱,让身处艰难困境的他(她)们,拥有异于常人的能量;是爱,让已经失色的人生,重新焕发光彩。日复一日,小小爱情,藏着大大感动。
岁男子给渐冻人妻子写情书,后悔以前没有多陪她
“常常一夜又一夜半夜醒来,看见妻子不舒服的呼吸声,拍拍她却没了动静。我知道她是怕我担心,就像有一次我离开她不愿意,想流泪却忍在了眼眶里……”中国人很少在公开场合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情,而52岁的刘学杰却经常在社交平台上隔三差五地给妻子写一些话语。
年春节,刘学杰的妻子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就是“渐冻人”。从那之后,他和妻子就开始了求医之路,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情经过一年的发展,刘学杰的妻子目前已经没有语言能力,也无法独自行走。吃饭也只能靠胃造瘘管打液体食物,人已经消瘦到不足百斤。“我对不起妻子。我把大部分的周末时间都给了户外朋友……现在想起来真的好后悔,想想有多少周末都是她自己在家度过,忍受了多少的寂寞和孤独……”
14“夫妻就是一生一世,只要有我在,我就伺候她一辈子”
“你饿了,我喂你吃,你渴了,我喂你喝。你怕热,我给你装风扇,你怕黑,我开灯为你照亮。”今年72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村民李西现,是社区便民修鞋点的修鞋工。以前,都是自己独自出门干活,但是从年老伴无法自理生活之后,便和老伴形影不离。年8月30日老伴病后,李西现便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大到生病情况、吃药打针,小到精神心情、天气阴晴。老伴不能走动,李西现就抱着背着;老伴不能说话,李西现依然会自言自语似的陪她聊天。每天收入微薄,可李西现非常知足。他说,结婚40多年一路走来不容易,夫妻就是一生一世,只要有我在,我就伺候她一辈子。
15“就想让他再多陪自己几年”,萧县“水泥妹”每天扛50吨水泥
8月中旬,28岁的“水泥妹”火了。她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被丈夫的肝癌给打破了,定期化疗所需费用也压在了她那娇弱的身上,她为了救治心爱的丈夫,干起了本该男人才会去干的活。“就想让他再多陪自己几年”,她辞退了工地上的苦力活,给送水泥的司机当起了水泥装卸工。她用水泥的粉尘为自己化着妆,一袋水泥少说也有八十斤重,可她的脸上依然充满着阳光的影子。
16“土豆哥”戴着妻子遗留的项链为爱4年跑40场马拉松
徐州人赵文奎今年55岁,从年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以来,已经有4年的时间了。4年40场,单单去年一年赵文奎就跑完了16场马拉松。“土豆哥”除了疯狂,也很有爱。年妻子因病离世,这让他一度消沉,年爱上了马拉松的“土豆哥”,决心和妻子一同跑!每次跑步他都会戴上的妻子留下的那条项链,妻子是他一直跑下去、坚持跑下去、拼命跑下去的动力。
17辣妈把天早餐做成了3D画,天天不重样
10月中旬,一篇题为“徐州美女辣妈把天早餐做成了3D画,面条都能站起来,还天天不重样!”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辣妈叫孙熙鉴,是33岁的全职妈妈,儿子YOYO刚刚5岁。在成为妈妈之前,孙熙鉴也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主,有了孩子之后,她从婴儿辅食学起,一步步成为一个美食达人。她说,自己学的是播音与主持,没有任何美术功底。而一切只为了想让孩子能吃好,母爱才是最好的创作源泉。
18深入骨髓的爱:为进无菌舱照顾儿子,她剃光留了10年的长发
吴国豪,今年6岁,曾就读于小康人家小区红太阳幼儿园。年5月份,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北京进行了化疗,控制了病情。今年4月份,吴国豪再次发烧,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够治愈。今年5月4日,母亲杨红杨红的克骨髓血输入到小国豪体内。为了进无菌舱照顾儿子,杨红把留了10年的长发也剪成了光头,为了孩子,她这个当母亲的愿意付出一切。
令人心疼的力量
有时,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有时,生命又坚强如铁,经得起千锤万击。当我们抱怨生活不顺,命运不公时,不妨将目光转向他们,看看他们是如何无声地与命运做着抗争。这小小的人呵,小小的躯体里,竟藏着大大的能量!
19爱笑的“病床诗人”走了,愿你在天堂呼吸无忧
12月5日中午十二时许,病床诗人邵达,因多器官衰竭不幸去世,享年27岁。21年前,6岁的邵达被诊断出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随着病情发展,全身肌肉会逐渐萎缩,丧失功能。虽然辗转多地求医,但依然没有转机,很快危急到了肺部,连呼吸都变成了一种奢侈。而邵达妈妈王秀珍平时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为邵达按压腹部。这一按就是三年。除去每天睡觉的三四个小时,她一分钟要按50次,一天是6万次,三年就是多万次!年,邵达一家入选“温暖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用优美的诗词面对病痛,已成为邵达生活的一部分。感恩亲情、笑对生活,3年来,邵达在病榻上完成了共计10万多字的诗作。年2月7日,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邵达诗歌集》出版。
20父亡母残,徐州9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魏新艳今年9岁,出生在铜山区刘集镇后崔店村,是刘集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母亲因小儿麻痹症被认定为肢体一级残疾,没有语言能力,腿部残疾,十根手指仅有一根手指可以动弹,其余九根都蜷缩在一起,连东西都没法拿,更不要说洗衣、做饭了。多年来当爹又当妈照顾两个女儿,魏新艳的父亲借酒消愁嗜酒成瘾。两年前,父亲在醉酒后误食农药身亡。读初中的姐姐魏新茹住校,只有周末回家,7岁的魏新艳便一个人独自承担起照顾母亲饮食起居的重担。小新艳说,她现在每晚默英语单词没有人给默写,如果有人帮助她学习就好了。
岁尿毒症女孩自己透析,“有时会疼哭,但我都习惯了”
9月中旬,在快手上直播的徐州尿毒症女孩小茹引起媒体的白殿的危害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