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评估,一图一表快速掌握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www.daqinvip.com/m/

近10年来,国内外在肌张力障碍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特别是在遗传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以脑深部电刺激为代表的治疗方法在疑难病例的治疗上获得突破,对于肌张力障碍的定义、分类、诊断、评价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组的临床经验,制定了《肌张力障碍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本文对指南中关于肌张力障碍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与评估进行简要总结。

肌张力障碍的定义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其特征是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引起的异常运动和(或)姿势,常重复出现。肌张力障碍性运动一般为模式化的扭曲动作,可以呈震颤样。肌张力障碍常因随意动作诱发或加重,伴有肌肉兴奋的泛化。“肌张力障碍”可用于描述一种具有独特表现的不自主运动,与震颤、舞蹈、抽动、肌阵挛等类同;也可用于命名一种独立的疾病或综合征,其中肌张力障碍症状是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肌张力障碍是神经系统运动增多类疾病的常见类型。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

肌张力障碍多以异常的表情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而引人注目。肌张力障碍所累及肌肉的范围和肌肉收缩强度变化很大,因而临床表现各异。但某些临床特点有助于肌张力障碍与其他形式的运动障碍相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肌张力障碍时不自主动作的速度可快可慢,可以不规则或有节律,但在收缩的顶峰状态有短时持续,呈现为一种奇异动作或特殊姿势。

2.不自主动作易累及头颈部肌肉(如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胸锁乳突肌、头颈夹肌等)、躯干肌、肢体的旋前肌、指腕屈肌、趾伸肌和跖屈肌等。

3.发作的间歇时间不定,但异常运动的方向及模式几乎不变,受累的肌群较为恒定,肌力不受影响。

4.不自主动作在随意运动时加重,在休息睡眠时减轻或消失,可呈现进行性加重,疾病晚期时症状持续、受累肌群广泛,可呈固定扭曲痉挛畸形。

5.症状常因精神紧张、生气、疲劳而加重。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步骤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可分为3步:(1)明确不自主运动是否为肌张力障碍性运动;(2)明确肌张力障碍是否为获得性;(3)明确肌张力障碍是遗传性或特发性(图1)。

肌张力障碍的评价

可以采用量表或问卷对肌张力障碍进行评价,对量表及问卷的推荐如表1所示。推荐参照标准录像流程如实记录异常运动的表现,联合应用量表或问卷,客观评价疾病特点、严重程度及临床干预疗效。

医脉通整理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肌张力障碍诊断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53(1):8-12.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国际共识要览:成人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治疗建议?《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专家共识》发布!?老年患者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推荐意见|CPR后昏迷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评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lbf/5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