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59.html
学者简介
王志宏
《环境与职业医学》编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兼任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特殊营养分委会委员;研究方向:膳食营养变迁、营养流行病学、营养政策法规和标准、营养专业培训等。
年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营养问题罗马宣言》重申了营养不良定义,包括营养不足(生长迟缓、消瘦)、微量营养素缺乏、超重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等多种形式。WHO将营养不良双重负担(DBM)定义为个体、家庭、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中营养不足或缺乏和与超重、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共存的状况。
目前针对同一个体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的研究较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王志宏团队年9月发表于Nutrients第9期“Intra-IndividualDoubleBurdenofMalnutritionamongAdultsinChina:Evidencefromthe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的研究论文,分析了中国15省(区)成年人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主要关键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状况。
研究方法
01
利用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择具有完整人口学信息、膳食调查记录和体格测量数据的18~59岁成年人作为分析对象,排除孕妇、乳母和能量摄入异常者,共有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名)纳入分析。
02
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收集个人食物摄入数据,结合家庭3天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数据,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的营养成分信息,计算研究对象每日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依据《中国居民群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中的平均需要量(EAR)分析成年人中膳食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锌、镁、硒、铁、磷和铜摄入不足(摄入量低于EAR)人群的比例。
03
研究对象的身高和体重由经过培训考核的调查员使用校准后的仪器测量,计算BMI值。分别采用WHO和我国推荐的BMI切点值判定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WHO标准:低体重,18.5kg/m2;正常体重,18.5~24.9kg/m2;超重,25.0~29.9kg/m2;肥胖,≥30.0kg/m2。我国标准:低体重,18.5kg/m2;正常体重,18.5~23.9kg/m2;超重,24.0~27.9kg/m2;肥胖,≥28.0kg/m2。
研究结果
基于WHO标准,年研究人群的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97%、33.07%和6.51%,见原文表1。所有的低体重、超重肥胖成年人(43.55%)均有至少一种上述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不同BMI人群中膳食钙摄入不足比例均高于95%(低体重:98.5%,正常体重:96.7%,超重:95.7%,肥胖:96.3%)。
肥胖男性膳食视黄醇(91.4%)、维生素C(67.7%)和锌(58.8%)摄入不足的比例高于其他BMI水平组;肥胖女性膳食视黄醇(87.8%)、磷(16.2%)和铜(4.6%)摄入不足的比例高于其他BMI水平组。约有99.2%的成年人有2种及以上的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肥胖者有2种及以上膳食矿物质摄入不足的比例最高(男性:91.8%;女性:97.2%),超重者有2种及以上膳食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比例最高(男性:92.2%;女性:86.9%)。见原文图1~4。
左右滑动查看
本研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营养不良双重负担,主要分析了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状况,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需要膳食调查、临床检查和生物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但膳食摄入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本研究发现约有45%的18~59岁成年人可能面临双重营养不良负担;微量营养素缺乏是营养不良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存在于低体重人群,肥胖成人中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比例甚至高于低体重和正常体重人群。因此,超重肥胖人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营养过剩”,不可忽视其潜在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对不同BMI水平成年人均应加强营养教育,全面提升健康素养,塑造自律自主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行为,促进全面健康。
编辑
陈姣
审阅
汪源
推荐阅读
《环境与职业医学》年4月刊发表“芳香烃受体的毒作用机制”专栏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云:食入纳米二氧化钛可引起营养素吸收代谢紊乱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贾光团队:纳米二氧化钛经口摄入对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影响
声明本文未注明特定来源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将获得及时妥善处理。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