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开启运动康复之旅
膝关节术后问题,还会有很多人是屈膝角度或伸膝角度问题;或者走路时屈伸灵活性问题,不灵活,僵硬;或者膝盖周围肌肉依然很僵硬,髌骨活动度差等,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并且必须要即使恢复的,否则会越来越艰难。
之前看到有网友留言说,他的膝盖去年七月底做的手术,到现在六个多月了。正常走路没问题但是上下楼梯左腿根本用不上劲。以至于现在他的左腿(手术腿)越来越细,右大腿越来越粗,肌肉萎缩的很厉害。咨询说该怎么办!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很为这位网友着急,从他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他左腿确实无力明显。另外越是发不上力,平时越用得少,就越来越萎缩变细。这是术后康复力量训练不系统不坚持的原因,这次做一次专门的分享。
关于术后如何一步一步来康复,在文末我们也附上了来之健行者浩指导的《术后无痛苦康复指南》相关的分享,之后也会精选部分文章进行详细的分享。
膝关节术后(前交叉、半月板、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术后)康复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患者慢慢变得困难是因为早期不知道需要康复,或者早期自己康复不理想时间流逝被耽误。
这里也介绍一位康复了的叉友,让大家可以看看他的情况,然后我们再来重点谈一谈,关于膝关节术后半年的力量锻炼。
案例解析
他是做了前交叉韧带的手术。他术后一直在家康复,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但是还是发现自己康复不显著,并且过程会很疼,眼看着已经接近三个月了,自己的角度最大只能到多点,被动只有90度左右,他很担心,害怕自己的腿好不了,留下什么后遗症。
过来经过介绍来接,知道了我们健行者康复中心,经过辗转反侧的思考与选择,他最终从外地来到我们这边康复。
拍这个视频的时候是他来康复中心的第二天,经过我们康复师的康复训练,他今天已经到了度,他第一天通过康复治疗,也到了度。
给他拍了掰腿的视频,里面有讲述一些掰腿的技巧,叉友们可以好好看一下,一定能够很好地帮到你!
下面来重点谈一谈,类似与这位网友膝关节术后半年的力量锻炼。
术后半年,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动作都能做了,再根据这位咨询网友的实际情况,做的强度适合自己,不要出现明显的不舒服或者疼痛。
锻炼大腿,给大家推荐几个经典动作。
(1)第一个动作先不说静蹲,也不说深蹲,要说0—30度抗组伸膝。很多人髌骨运动时向外太多,他们股四头肌外侧头远大于股四头肌内侧头,这样每做一次膝盖屈伸,髌骨都会“出轨”,你谁膝盖受力大不大,磨损不磨损,时间久了疼不疼。
这个问题,膝盖有问题的人,大部分跑不掉。
因为股四头肌内侧头主要功能是在30度以内参与比较多,所以训练动作是0—30度抗组伸膝。
每组15个,做四组。
在这里再说一下,髌骨轨迹异常,其实是髌骨软化、半月板损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你有膝盖的问题,要格外注意。
(2)静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练大腿。这也是很多骨科大夫会建议你做的动作。
但你练得对吗?这很关键。
具体练习方法:
a、动作要领:
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
b、次数和时间要求:
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
c、特殊注意:
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
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
注意:在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拉伸放松大腿前侧肌肉。
(3)毕竟静蹲是静态的,静态的练习与我们平时动态的行为还是不同的,所以深蹲还是很必要的。深蹲的细节就更多了!
深蹲做不对,相反对膝盖损害更大,还不如不练。
这个以前已经分享过,大家可以在我们“健行者运动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