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赵长雄(化名)老人已经85岁高龄,平日里买菜、照顾老伴全靠他。没想到之前不慎摔倒,导致右髋部骨折,“医生,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也不想从此以后就躺床上等着别人来伺候我,请你们一定要帮我重新站起来。”就诊时,老人再三对医生说。入院的时候,距离摔伤已经过去了22天。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后,给出的诊断结果就有19项,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肺炎、心衰、高血压病3级、重度低钠血症、重度贫血、双侧胸腔积液、蛋白质-热能缺少性营养不良、肌少症等,此外,老人多年前还做过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和硬膜外出血术……一边是患者和家属的殷切恳求,一边是如此多又重的基础性疾病及多种老年综合征手术风险极大,专科难以兼顾,因此转入老年病科,进行共病及老年综合征管理,尽快争取手术机会。老年病科主任张晓阳分析,如果保守治疗,不手术,那么,赵长雄老人将要面临的就是失能和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并发症有:压疮、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肺部感染、血栓性静脉炎、尿失禁、便秘、误吸、营养不良、认知损害、挛缩、焦虑抑郁等。“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这种骨折属于‘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保守治疗的话,一年内的死亡率大概在30-50%之间。骨折后,1天不下床,肌肉力量将下降2.5%,卧床10天肌肉力量就会从80岁状态下降到90岁状态。老人不仅要忍受钻心的疼痛,还会为拖累儿女产生自责,长期卧床情绪会越来越低落,人一旦失去精神上的支撑,病情会更加严重。”张晓阳说。住在老年病科期间,医护人员不仅给予精心治疗、护理,张晓阳每天到老人床前跟他聊天,做心理疏导,鼓励他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另外,医院为其组织了四次大规模多学科会诊,而前三次会诊结果都为不宜手术。治疗期间由于老人病情极为危重,报过一次病危。到了第四次会诊,才勉强达到手术指征。术前,骨二科主任刘大鹏带领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手术计划,为手术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经过麻醉科、手术室、骨二科医务人员努力,30分钟内就完成了髋关节假体置入、组装和关节复位,最终,手术成功。目前老人借助助步器可独立行走。需要指出的是,这场风险极高的手术取得成功,还要得益于麻醉科的努力,副主任秦新刚和蔡小丽在术前术后多次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出最优的麻醉方案;术后进入ICU期间,医生护士尽最大力量日夜守护,帮助老人度过危险期,主管医生杨健甚至用手帮助老人排便……老龄化社会,临床医生们需要面对的骨科疾病主要包括肩、腕、脊椎、髋部骨折,髋关节和膝关节老年化改变,颈椎管、腰椎管狭窄等常见病,当老年人像这位赵长雄一样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病,及多种老年综合征时,内外科联合治疗的同时进行老年综合征评估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
“自从我住进五附院,关心我的人非常多,从医务部、骨二科、老年病科,到营养科、麻醉科、ICU,还有好多不知道名字的医护人员,真正感受到你们把我当成自己家人一样,从身体上的治疗护理到心理上的鼓励,给我信心,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我和我的家人心里有一千句一万句感谢,也表达不了对你们的谢意,让我能站起来,有尊严的活下去。”老人说。
来源:宣传科刘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