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解穴第四期课程特邀嘉宾:董福慧名老中医,中国著名骨科专家、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创始人尚天裕教授大弟子,医学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董老在业内地位声望极高,常在世界各地讲学,其学子遍布海内外。大诚中医能有幸在京请到董老出山,另许多业内人士向我们竖起大拇指。下面和大家一起谈谈颈肩综合征颈肩综合征由于颈椎的急慢性损伤、退变或颈项部软组织病损,压迫颈脊神经,导致其所支配的肩周有关肌肉的痉挛,引起颈后、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综合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在外伤后出现经久不愈的肩痛症状,可能因外伤时伴发的颈椎损伤未获得及时、合理的治疗有关。易忽略颈椎问题这类患者临床多以肩部疼痛、活动不能来就诊,常诊为"肩周炎",而忽略对颈椎病的检查和治疗,更因患者惧痛而制动,最终导致肩关节粘连的严重后果。尚缺乏特效治疗,故病程迁延,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之一注意颈肩综合征属中医的痹症范畴
1.症状
临床以肩关节的周围炎症症状,如肩臂痹痛、功能障碍等表现突出,颈部的症状隐蔽,及臂肘掌指出现多样化症状为本症的特点。即以优势的病灶症状为主要表现,当优势病灶症状减轻或消除时,隐伏的症状上升为主导地位,出现病情的反复及迁延现象。
伴随的症状,常见是:①颈部肌筋似紧感;②强行活动颈部时,肩肘的病情加重;③自肩至小指端出现特殊异常感觉;④上肢发麻;⑤部分病例可出现上肢的轻度震颤。
2.体征
颈部活动受限,以后伸及向患侧弯曲明显,颈背部僵硬,生理曲度变小。压痛点多为于风池穴、棘突、脊旁、肩胛骨内上角等处,且常向远端部位放射。病变神经根分布区可有痛、温、触觉改变,早期痛觉过敏,后期或压迫较重见感觉减退。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患肢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挤压头试验均阳性。患肢活动受限,若未发生粘连,则其肩肱角为90-°。
病灶体征:常见的主要病灶呈多维性分布:①颈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深层前斜角肌处,可查到肌筋的结硬病灶,触压疼痛异常。②上胸锁骨中线第二肋骨表面查到颗粒型病灶。③肩胛提肌起始段(C2至4横突)、沿途及终未附着点(肩胛内上角),多呈硬结块状及索样变化。④岗上肌呈凝结状,中间层呈粗索样变,活动度显著降低。⑤冈下肌,呈深伏性紧结,作紧压触察时,常有异常传导感向小指传递。③肩臂的病灶好发点是:肱二头肌腱长、短头点、肩点、肱骨大小结节点,肱骨粗隆点、喙突尖、喙肱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肘三点(肘中、肘内侧及肘外侧肌筋附着点)及桡背列缺腧穴点等
辅助检查x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失稳、椎间孔变小,钩椎关节增生等;肌电图、脑血流图检查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诊断。中医经筋理论认为,肩颈部的经筋皆起自上肢指爪,循行向上的经线组成。其中手三阴经筋循至腋下后,呈向胸性分布于胸廓及缺盆(锁骨);手三阳经跨越肩颈,向头部上行,终止于头面,而手阳明自肩部分出背胸支筋终止于上胸脊椎,这种经筋分布特点与现代解剖学上的颈三角非常接近。这种结构特点也决定了上肢的动作虽在指爪,实际的最终应力点在颈椎与胸椎。
原因颈肩综合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不良坐姿引起的。同一姿势保持太久,使脖子和肩膀周围的肌肉紧张所致。1.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颈项肩臂部僵硬疼痛。呈放射性、间歇性发作,夜间尤甚,压痛点多位于风池穴、脊突、脊旁、肩胛内上角等处。
3.病程在三个月以上者多形成肩关节粘连,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4.椎间孔压缩试验及臂丛神经根牵拉试验均阳性。
5.x线片检查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失稳、椎间孔变小、钩椎关节增生等。
鉴别诊断1.肩周炎
疼痛以肩关节为主,逐渐加重且昼轻夜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但无针刺样或过电样窜麻感,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2.胸廓出口综合症
因神经、血管或两者是否受压及其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神经源性症状主要由压迫臂丛神经引起。主要症状是疼痛和麻木感,疼痛发生在颈肩部,也可累及前臂和手,一般多在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的前臂和手的内侧、第5手指和第4手指的侧面。感觉异常常出现在尺神经支配区。疼痛和麻木可因过度用力,伴上肢外展和颈部过伸体位时出现或加重。部分患者疼痛不典型,累及前胸部和肩周区域,出现假性心绞痛的症状。动脉受压的症状包括:上肢和手部皮肤冷、疼痛、无力或易于疲劳,疼痛的性质呈弥漫性,静脉受压时患体肿胀、发绀和水肿。患肢上举时疼痛加重,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进行性肌萎缩症
这里主要是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相鉴别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多发生在5~20岁,患者虽有双臂不能上举,外展不能过头,出现梳头,洗脸,穿衣等困难,但主要表现在面部,如面部表情淡漠,闭眼,示齿力弱,不能蹙眉,皱额,鼓气,吹哨等,因为常合并口轮匝肌的假性肥大,以致上下嘴唇增厚而微噘。同时由于肩胛带肌无力萎缩,表现明显的翼状肩,有的表现游离肩或“衣架样肩胛”,可见三角肌,腓肠肌假性肥大,心肌受累罕见,晚期才累及骨盆带肌群,病情进展缓慢。
针灸治疗取穴:压痛明显的颈部夹脊穴(C4~T1)、风池、大椎、百劳、肩髃、天宗、曲垣、合谷、阳陵泉、天鼎,痉挛肌肉的头尾行松解手法以及肌腹浅刺。加减:手指麻木严重者,取棱针刺十宣穴出血。入夜尤甚,举臂困难,肘窝静脉瘀血,青紫着色,甚者曲张郁滞,取肘关节内侧曲张郁滞处、尺泽、曲泽穴刺络放血。肩臂疼痛治疗参照肩周炎,不能前上举时选条口透承山、外劳宫,后伸不能,昆仑透太溪、后溪;不能侧平举时取阳陵泉、外关、液门透中渚,悬钟、曲池、足三里;并发颈性头痛,枕三角阿是、玉枕、枕大。想参加程门解穴第四期吗?快联系我们的课程管理员吧!咨询课程详情请添加
报名付费请添加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