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老来瘦叫肌少症

肥胖及其相关的并发疾病现在越来越被重视,全民都在减肥、吃素,以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的发生,那么,真的是越瘦越好吗?千金难买老来瘦,老来瘦真的值千金吗?

两年前我的89岁的父亲突然出现频繁跌倒,最终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起先我怀疑心脑血管疾病,后来又怀疑帕金森病,住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新发的疾病。因为年龄大了,医生建议卧床三月,期待他自己康复。谁知卧床以后父亲就再也下不了床了,连从床上坐起的动作也不能完成。父亲的身高体重不足50公斤,体形非常瘦,突然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肌少症。经过两个月积极地康复治疗后,终于恢复了健康,目前91岁,生活完全自理。

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渐进性的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的骨骼肌质量下降,伴有肌肉力量减少和肌肉功能的下降的一种疾病,是老年出现衰弱的生理基础。

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四种主要组份: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往往前三个部分更受学术界重视,而肌肉问题因为既不属于骨科也不属于内科,往往被忽视。

骨骼肌对于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①运动器官,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跳不了广场舞、跑不了步也登不了山;②蛋白质存储库,起到存储机体蛋白的作用,让我们免受营养不良的威胁;③葡萄糖代谢器官,起到代谢葡萄糖的作用,帮助血糖异常人群稳定血糖。衰老过程使得“脂肪越来越多、肌肉越来越少”,即使体重表面上没有大的波动,但实际上机体的组成成分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

事实上,老年人骨骼肌的力量和功能降低,常常意味着机体虚弱、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下降、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肌少症同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如影随形。同时,肌少症还会增加其他健康问题,如老年人盆底肌群肌无力,导致尿失禁,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呼吸肌功能障碍,会增加呼吸衰竭及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咀嚼肌力下降和吞咽功能障碍,会导致营养不良。同时肌少症的老年人还容易发生感染、糖代谢异常等多方面的并发疾病。因此,肌少症通常代表老年人虚弱程度较重,发生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和死亡风险的增加。

老年人中肌少症发生率很高,60~70岁人群发生率为5%~13%(上海地区男性发病率13%,女性发病率为4.8%),8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达50%~60%。如同人体骨量的变化,人体的肌肉量在20~30岁之间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45岁以后,人体肌肉质量每年下降0.3%,50以后为1%~2%,70岁时,人体肌肉质量较青年时期约下降40%。肌肉力量下降更为明显,50岁以后每年约下降1.5%,60岁后每年下降3%。

肌少症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肌少症的发生主要与增龄有关:包括性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睾酮、生长激素、GIF-1等)、线粒体功能下降、细胞凋亡等

2、运动减少:导致肌肉成分变化,肌肉质量下降,肌肉中的快速纤维(Ⅰ型纤维)下降,以慢纤维(Ⅱ型纤维)为主

3、营养不良和维生素D缺乏

4、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慢病等老年相关疾病(如脑梗死、心功能不全、骨折或骨关节病等)导致活动受限,或活动能力下降,肌肉废用。

5、炎症状态和免疫因素导致某些不利于肌肉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增加,从而增加肌肉的消耗

肌少症已经不完全是老年人的专利了。随着体力活动的减少,很多人在自认为还很年轻的时候已经出现肌少症了。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到肌少症,从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有针对性地处理非常重要。一旦肌少症引起衰弱、失能,则很难干预。运动锻炼、充足营养和慢病管控可延缓和减少肌少症的发生。

如何诊断肌少症?

1、肌肉量的测定技术:目前常用的有①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即CT)的肌肉横截面面积分析(CSA);②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③生物阻抗分析(BIA)

2、肌肉功能评估:作为筛查,一般先进行测量步行速度及握力,如果步行速度小于0.8m/s或/和握力减低时,再进行肌量测定。

肌少症的防治

1、运动治疗: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与肌力最为有确切有效的手段之一。应该鼓励自青少年期加强运动,获得足够的肌力、肌量及骨量,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至中老年期。国内外专家推荐:老年人除了坚持每周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总运动时间≥分钟/周外,每周至少还要进行3次持续20~30分钟的抗阻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慢病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健康情况尽可能多地活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采取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肌肉训练与康复相结合的手段,达到增加肌量和肌力,改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进而减少骨折的目的。

2、营养治疗:鉴于老年人常常存在营养问题,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常规对老年人进行营养风险评估,了解老年人的食欲、咀嚼功能、饮食习惯、食物摄入量和体重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响进食的疾病,以便及早发现营养问题,及早干预,避免不良预后。可以使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对老年人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①优质蛋白的摄入

一定要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优质蛋白中含有在骨骼肌合成过程中所需的重要成分(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亮氨酸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主要来自于牛奶、鸡蛋、瘦肉、禽类、鱼虾、花生、黄豆等食物。目前,一些老年人素食、认为“碱性体质可防癌”,这会造成体重减轻和肌肉质量流失。有研究表明,40%的70岁以上老年人的蛋白摄入量不足0.8g/(kg·d)。而在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方面,专家推荐:能量供应25~35kcal/(kg·d),保持体重稳定,避免体重过重或过低;蛋白摄入量为1.0~1.5g/(kg·d),优质蛋白比例最好能达到50%以上,分3餐均匀摄入。

乳清蛋白是从牛奶的上清液提取出来的优质蛋白,被誉为“蛋白之王”,g牛奶仅能提取7g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和谷氨酰胺,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抑制肌肉蛋白质分解,促进肌肉生长,改善肌肉功能。

②补充足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不足和缺乏普遍存在,在不能经常户外活动的老年人中更是如此,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仅为年轻人的25%。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的直接作用外,对肌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横纹肌中存在大量的维生素D受体表达,其激活可促进蛋白质合成。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肌肉无力、活动能力、平衡能力降低等。建议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为15~20μg/d(~IU/d),使血清25(OH)D水平达到75nmol/L以上,维持肌肉健康。

3、药物治疗:

目前还缺少以肌少症为适应症的药物,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治疗的部分药物可能使肌肉获益,如某些合成类激素(如睾酮、生长激素)、活性维生素D等。中医中药的治疗可能有着很好的前景,广大同仁还需努力。

医院老年科已经在开展上述项目的筛查,目前只是针对所有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医院大楼后将在特约门诊开展多专业一体化平台,届时将联合营养科、康复科、心理医师(已派出进修)、临床药师等进行预约门诊,对门诊的老年人进行营养、肌力、认知功能等的筛查、评估与干预。(文中照片来自全景网及百度图片)

欢迎长按或扫描上方







































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
白癜风忌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yby/2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