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型

科普知识: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型)!

杜氏肌营养不良简称DMD型,又叫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属于肌营养不良类型中最大、最复杂的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病,最严重的一类型。

杜氏肌营养不良,年由法国医生Duchenne发现,是目前人类已知遗传病中算是最大、最复杂的基因缺陷所导致的致死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加全身肌肉进行性退化、运动功能减退,为X-连锁遗传病,被列入罕见病范围。据统计,全球平均每个男婴中就有一个患此病的。患者一般在3-5岁开始发病,早期表现出进行性腿部肌无力(爬楼梯困难),导致不便行走。12岁时失去行走能力,常年与轮椅为伴,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情进展速度快,需要早期及时治疗恢复控制疾病还是挺不错的。

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早期通常无症状或表现为轻微的运动发育延迟,血清肌酸激酶(CK)增高,此期还没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也可延长寿命,预后还是挺不错的。患者一般在5岁左右出现肌无力症状明显,此后进行性加重,比如走路摇摇摆摆,上下楼梯费劲,下蹲、起立困难,想起身时需要抓着或蹭着身起来。少部分患者还会合并心肌损害,有的患者伴随发育落后,免疫力低下等。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型)程度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症状前期):偶然发现血清肌酶升高,免疫力差,此阶段患儿伴随发育落后,爬、独走、说话的时间与同龄孩子差距大,小腿肚子粗大、硬邦邦的等。

第二阶段(早期独走期):多数从3~4岁开始出现肢体无力,上台阶费力,蹲起费力,跑步缓慢,行走姿势异常,摇摆呈鸭步,走路时足尖着地,Gowers征阳性,腓肠肌肥大,双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第三阶段(晚期独走期):一般7岁后病情进展加速,走路日渐困难,丧失爬楼梯和仰卧起立的能力,不能完成Gowers征,跟腱挛缩加重,部分患者膝关节挛缩。

第四阶段(早期不能独走期):下肢肌力继续下降,通常在10岁左右独立行走能力很差,可以短距离扶行、独坐或扶站,膝关节挛缩加重,肘关节开始挛缩,出现脊柱侧弯,腓肠肌逐渐萎缩等。

第五阶段(晚期不能独走期):通常14~15岁后不能独坐,双上肢活动开始受限。发病越早,呼吸与心脏功能损害越明显,多数患者因呼吸或心力衰竭在30岁前死亡。

杜氏肌营养不良治疗:

1.药物治疗。激素治疗(早期不建议过早服用)

2.基因治疗。目前还在试验中,临床使用治疗安全性和稳定性未知!

3.营养药物治疗。辅酶Q10、精氨酸、维生素、补钙等。

4.强肌生髓复原汤

.功效:

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等。

.主治病症:

以痿证,肢体肌肉无力、肌酶类增高、肌力减弱、肌肉萎缩及支配肌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我是小曾,有什么问题及时联系我哦!有条件的孩子可以试试“强肌生髓复原汤”效果挺好的。

如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咨询预约或者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yingyang.com/jlsx/5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